閱讀歷史 |

第71章 天啟五年九月 (第2/3頁)

加入書籤

二十萬石糧草給高第,同時令遼西帝師暫留,交接後方可離開。

朝廷哪有多餘的餉銀,稅賦連發俸都不夠,高第頓時鬆了口氣,這件事就算卡住了。

但十月初五,後軍都督府掌印大都督、提督京營大都督、大明朝武勳旗幟、世襲英國公張維賢上奏,薊遼為京師屏障,遼東連年靡費海量錢糧,戰力一落再落,後軍都督府直管薊遼,有必要派欽差使者到兩鎮巡視,查抄貪墨、嚴肅軍紀、增強戰力。

皇帝同意了,十月初六下旨,令後軍都督府鎮撫使林威帶二百錦衣親軍巡視薊遼、整肅軍紀。

林威這個名字出現的如此突兀,鎮撫使不在官階序列中,天下鎮撫使多的很,都督府的鎮撫使,至少是個二品都督僉事,他的本衙上官只有左右都督和掌印都督。

二品聽起來很嚇人,文官卻不削一曬,無數人的後代都有這個蔭恩官,就是個閒職,帶二百親軍,誰尿你一個鎮撫使。

但他們想錯了,三個月後,這位鎮撫使的諢名將天下皆知。

…………

注:掃個盲。

鎮撫的權力是掌軍紀、法紀,現代理解就是軍事法庭法官。

鎮撫使不是錦衣衛特有的官職,明朝每個衛所都有鎮撫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反而錦衣衛不是‘衛’,親軍本質上是皇帝的鎮撫使,到成祖時期,又分南北鎮撫,北鎮撫外出辦差,南鎮撫監察本‘衛’軍紀。

衛鎮撫使是從五品官銜,都(司)鎮撫使是從三品,都督府是二品官銜,不是他地位有多高,而是都督府的官除了打雜的,大家都是二品起步。

且都督僉事在明朝中後期,淪為官宦子弟蔭恩官,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司空見慣,沒什麼特別。

明末勳貴武力一團糟,京營渣滓一堆,讓所有人忽略了五軍都督府真正的權力:掌天下選將。

這玩意說太多容易繞暈,簡單理解,就是五軍都督府掌握著“資格認證”的權力。

文官的確領兵,中樞的確以文御武,邊將的確聽巡撫的命令。

但是…所有的將軍,首先他得是個“將軍”。

只有五軍都督府有‘認證’的權力,邊將在接受皇帝的任命之前,他必須有都督府文書證明他是個將軍。

外調的總兵也一樣,有皇帝的聖旨,有兵部的調令,有都督府文書,他才能上任,缺一樣都不行。

若說五軍都督府在明朝中後期可有可無,那就有點想當然了,下面是搬運來的東西。

五軍都督府,既中軍、左軍、右軍、前軍、後軍五衙總稱,統領全國軍隊的最高軍事機構,節制中外諸軍事。

五軍都督府分領除親軍指揮使司外的各衛所、以及在外各都司衛所。

凡武職世官、流官、土官之襲替、優養、優給等項,所屬皆上報於府,府再轉送兵部請選。

選定後,經府下達都司衛所。首領官之選授和給由,皆由吏部。其他如武官誥敕、水陸步騎之操練,軍伍之清勾替補,俸糧、屯費與屯種之器械、舟車,軍情聲息,邊腹地圖文冊、薪炭荊葦諸事。

各府只有統兵權,調兵之權在兵部,每逢戰事發生,由皇帝命將為帥,調領五軍都督府所轄衛所之兵佩印出徵。軍還即歸印於朝,兵回衛所。

五軍都督府各府有明確的屬地。

中軍都督府:管轄南直隸、河南、中都留守司;

左軍都督府:管轄浙江、山東都司;

右軍都督府:管轄陝西、四川、廣西、雲南、貴州都司;

前軍都督府:管轄湖廣、興都、福建、廣東、江西都司;

後軍都督府:管轄北直隸、大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