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節 (第1/4頁)

加入書籤

屈正祥讚歎道:“此詩才情,依稀可見陶淵明,我遠遠不如。不知是哪國名家之作?”

老年大學士繼續往下看,看到最後,突然放下詩頁,表情略顯古怪,不回答屈正祥的話。

中年大學士疑惑地讓那詩頁飛過來,仔細一看,同樣沉默不語,面色一樣的古怪。

屈正祥遲疑片刻,也取過那詩,仔細一看,面紅耳赤。

景國,濟縣方運,這六個字無比醒目。

鎮國詩必須刊登在下月的《聖道》,而縣試詩詞第一的《春曉》也必須上,別說一個屈正祥阻撓,就算他的半聖老師親來,都改變不了方運的雙詩上《聖道》。

屈正祥再也坐不住,起身道:“我身有不適,辭掉下月《聖道》編審之職,還請及時換人,兩位告辭。”說完離開。

等屈正祥走遠了,那老年大學士輕嘆道:“屈正祥少年得意,一路青雲,又是連中三元,未滿三十已經是大學士,僅次於四大才子。現在有個少年奇才當頭棒喝,對他或許是好事。”

“可那方運偏偏是景國人,對他未必是好事。”

“哼!已經位居大學士,竟然還在一件小事上為難一個後生,眼中只有慶國沒有人族,對他不是好事,對人族就是天大的好事!不過他倒也聰明,若是繼續為難方運,文膽動搖,難成大儒。”

中年大學士苦笑一聲,道:“不說他了,說說那個方運,那他《歲暮》也在下月上吧。三詩同輝,前所未有啊。哪怕是田園聖手陶淵明陶聖當年也不過是雙詩同在,最瘋狂時期是六詩連環,連續六期《聖道》都有他的田園詩,堪稱詩中無敵手,可這個方運不過區區童生,竟然絲毫不弱於陶聖,簡直是個小怪物。”

“此子太過不凡,我反倒怕他鋒芒太盛,對他以後成長不利。”

中年大學士卻道:“我這裡還有一頁你沒看,上面寫著方運在縣試前受傷,卻因禍得福遇到一位神秘名師,得到指點,第二天帶著傷病考童生,當地縣令還為他做了一首詩,他為答謝縣令也寫了一首詩。兩首詩不關鍵,關鍵的是那位名師的身份。”

“那我就放心了,能教出這等學生的,至少是一位大儒,就算是陳觀海陳聖都不足為怪。”

“可惜方運年紀還小,只是童生,若是進士,恐怕足以把四大才子中的那位‘詩君’擠下去。”

“現在還言之過早,詩詞不驚聖,文章達天聽。自古以來無人靠詩詞封聖,哪怕是陶聖也靠其散文和經策。不過,此子若是沉下心,忘卻虛名,成就必然在你我之上。”

“無論怎麼說,我都想見見他。”

“誰不想見?”

兩人相視大笑。

大源府城中,方運與大夫人商量好五日後去方家族學中教學。

下午,方運召集梁遠和僱來的夥計員工等,商議書鋪的發展方向。

梁遠等人的建議都中規中矩,方運沒有否定他們,而是在他們建議的基礎上做出改善,並且說的非常具體,比如怎麼打廣告,比如營銷,怎麼選擇目標客戶等等。

梁遠等人聽得一愣一愣的,不過他們都是有經驗的人,立刻意識到方運說的可行性極大,甚至可以說有顛覆性,認真記下來,然後根據現有的條件照做。

最後,方運制定的書鋪的發展方向,經營通俗小說。

只是現在通俗小說式微,專營通俗小說的書鋪大都賺不了太多錢,其他人雖然有顧慮,可都不好反駁這位東家,只能聽著。

方運讓他們馬上趕製一批硬紙書籤,至少要五萬片,在書籤上寫上“三味書屋”,並設計一個商標,還要在書籤上寫上警句格言、經策名句,將來隨新書附贈。

這一個明明很普通的設計,卻讓那梁遠和店員目瞪口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