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8章 武皇登基(求訂閱) (第2/2頁)

加入書籤

朝野到神都民間,‘李開明’這三個字已經開始漸漸傳開。

有汙衊楚河為武則天新的面首者,言武則天因他已經兩日不曾上朝。不過很快這些聲音就消散了,有些造謠生事者是楚河暗中派人處理的,還有一些則是死於羅織軍之手。

很多人都只記得羅織軍中人,最擅長造謠、誣陷,卻不知道他們其實也是武則天的爪牙,專門處理一些武則天不好明面出手去做的事情。

為了維護‘李開明’的名聲,武則天願意等上一夜再見他,願意打斷談論正在興頭上的話題。如此這般,自然也就不會容許,有任何人將‘李開明’的形象,繼續朝著‘面首’這等不堪的形象上引導。

第三日、第四日···直到第十日。

楚河整整被武則天接見了十日。

起初五日,武則天是單獨接見,最多身邊還有一些女官、內侍。

從第六日開始,便有受武則天信任的朝中重臣參與討論,楚河甚至因此正式見到了大名鼎鼎的狄仁傑。

十日時間,楚河感覺自己被武則天徹底給掏空了。

甚至到了後期,楚河也只能勉強跟上武則天、狄仁傑等人的節奏。

古人從來不蠢,他們只是沒有站在歷史的高度。當補足了短板,他們能爆發出來的想象力和能力,足以讓楚河震驚。

楚河甚至感覺,將他們後幾日總結出來的東西,整理歸納出來,拿到現代去,如果得以執行,那麼只怕會為現代社會的許多弊病,帶來立竿見影的改變。

同樣也是這十日時間,讓‘李開明’的大名,幾乎傳遍了整個大唐。

大唐皇族僅剩的一些‘老弱病殘’們,都開始敵視楚河,視為叛徒。就連隴西李氏的許多族中宿老,也紛紛給楚河來信,質問緣由。

楚河投靠武三思與直接投靠武則天,概念還是不同的。

投靠武三思,代表的只是個人的某種政治傾向,雖然已經極為明顯,但是還蓋了一層遮羞布。

但是直接投靠武則天,那就等於承認了武則天的統治,承認了武則天的存在。這就是扯開了最後的遮掩,毫不掩飾的背叛。

當然,對於這些毫無殺傷力的指責和質問,楚河都是一笑置之,壓根也不在意。

隨著時間的繼續流淌,毫不停歇,一切都繼續發展前進。有了楚河的建議,加上群臣效力,天下之紛亂,被迅速平息,水災、旱災、蝗災帶來的傷痛被迅速消弭,及時的處理,導致瘟疫等災害,並未大規模鋪開。

公元六百九十年。

在無數在野的大儒、李唐皇室的舊臣痛斥中,在無數李氏皇族的哀痛中,在李顯、李旦等李氏皇子們口不對心的‘懇請’中。

武則天登上了九五之位,昭告天下。改年號為天授元年,正式宣佈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定洛陽為都,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