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頁 (第1/2頁)
廉永亮、華彥銘都僅有百歲左右,都是道丹境中期修為,可以說是正年富力強之時,未來還有著充滿想像力的修行潛力,原來是賀蘭劍宗近百年崛起的兩位核心人物,而廉氏、華氏在鶴川郡境又皆是大宗,族中也踴現出華熙城、廉碩等一批傑出的後起之輩,這兩族突然叛投河西,對鶴翔軍殘部的打擊是極其慘重的。
在河西進攻鶴川嶺之前,廉氏、華氏兩族的子弟就已經往宜長、肅雲兩城集結,直到河西突破鶴川嶺防線,廉永亮、華彥銘突然舉族投降,兩族幾乎沒有嫡系子弟散落在外,這表明廉永亮、華彥銘的叛投,是早就謀劃好的事情。
而在廉永亮、華彥銘舉族投降後,他二人就將親族遷入鶴川郡的郡治、此時有武威神侯董良親自坐鎮的饒臨。
這麼做,廉永亮、華彥銘一方面是將親族置入河西的直接監視之下,表明他們的投附絕非三心二意或是賀蘭劍宗的計謀,一方面是防備賀蘭劍宗會派出刺客殺害他們的親族以報復他們的叛變行為。
之後他二人就率十萬降軍,從肅雲開拔,沿著鶴川湖及溱水的北岸一路東行,與駐守石寧的秦穆侯董壽所部會師,越過溱水,擊退此前意圖攻陷石寧、增援鶴川的八萬武藏軍,佔領秦川郡北西部、位於梅山北麓與溱水之間的重鎮陵昌。
河西真正忌憚的還是近年崛起、控制秦川、武陂兩郡的武藏軍。
有廉華二人在前,鶴川郡那些受黃氏打壓、又沒有重要人物受黃氏宗族控制的大小宗閥,也就紛紛易幟投附河西。
特別是在董壽為首的東線,最初僅有四萬河西勤王軍襲奪石寧,在與廉永亮、華彥銘會師,又招攬鶴川郡東部的大小宗族以及未及撤出的鶴翔軍殘部,在短短一個月內,兵力就急劇擴張到二十五六萬人。
雖然在溱水南岸有八萬武藏軍被秦穆侯擊退,此外還有十五萬武藏軍停在更南面的梅山腹地不敢西進,但這二十二三萬兵馬絕非武藏軍的全部實力。
為防備武藏軍會同鶴翔軍東部的殘卒,突然從東面殺入鶴川郡,河西不斷往石寧、陵昌一線增派兵馬,構建更堅固的防線。
唯有將武藏軍擋在外圍,河西才能從容不迫的消化鶴川郡。
武威神侯令陳烈出任望曦峰道院監院長老,又抽調解泉廷、解錕等七名明竅境強者過來擔任傳法、典兵長老及諸院主事,也是要將望曦峰道院經營成支撐東部防線的一處重要據點。
望曦峰距離石寧城,直線距離不足五百里,在秦穆侯董壽東線主帥的地位確定之後,陳烈在望曦峰還是要受董壽的節制。
這雖然不是陳烈所希望看到的局面,但他只要有一日身為太微宗弟子,有些事情就不是他能控制的。
照舊例,鶴川郡所有投附的宗族,所有未成年的嫡支及有修行潛質的旁系子弟,都要送到太微宗所屬的道院修行,望曦峰這邊短短一個月內就有近兩千投附宗族的子弟送過來修行。
雖然陳烈此時銳意修行,但望曦峰此時亂糟糟一團,也不得不停下,與解泉廷、解錕等人一起,先將混亂不堪的局面理順過來再說。
「宗門傳令,要求所有的外門道院都增設兵術一科,趙山你可願意擔任道院的兵術教習?」陳烈站在望曦峰的南崖,眺望雲海蒸蔚,突然轉身問趙山道。
「我?」趙山意外地說道,「我這輩子就在侯爺跟前牽馬扛旗了,老大粗一個,還是讓侯爺逼著識了字,哪裡有資格擔任兵術教習啊?」
雖說在傳法長老解泉廷之下,諸多教習也都是由闢靈境弟子擔任,但這些闢靈境弟子絕大多數是上七峰出身的內門弟子,趙山原本是軍中的老卒,是以家奴的身份跟在陳烈的身邊多年,甚至連外門弟子都不算,突然聽到家主要他擔任道院的兵術教習,趙山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