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80頁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恪有心想自己買光頭做機芯,這次隨他、蘇津東、週遊到上海跟飛利浦進行機芯採購談判的隨行人員裡,一多半是元器件子公司的技術骨幹。

機芯的核心控制系統部分要投入技術力量慢慢的研究,但是模具製造方面,有很多地方需要向飛利浦這樣的海外公司學習。

當然,飛利浦自身有一套防範商業機密外洩的嚴密程式,走馬觀花的參觀了半天,不曉得下面的工程如何,張恪他本人是收穫甚微,最後還是他親自出面,向張亞平借了照相機才得以在生產車間外拍照留念,而國內某些企業,「海外友人」過來參觀,恨不能讓「海外友人」將工藝流程背熟了回去。

儘管三個月前,愛達電子還是那樣的默默無聞,即使現在,愛達一個月不到一千萬的採購金額,相對於龐大的飛利浦商業帝國仍如滄海一粟,但對於剛剛成立不久的飛利浦元件及模組上海有限公司而言,愛達卻是他們目前最大的客戶。

張亞平給予張恪他能決定的最高規格待遇,除了愛達是他目前最大的客戶之外,還有愛達三個月來創造的市場奇蹟給他很強的震憾。

雖然張恪關於明年深度合作的請求與建議,張亞平還要深思熟慮之後才能給予答覆,但並不妨礙他適度的表達一些內心的震憾與敬意。

張恪堅持要求在飛利浦的職工食堂用餐,要能遇到海州籍的飛利浦員工就更合適了,這方便的工作,還要請專門的中介公司去做。用完餐之後,蘇津東與週遊等人會留下來繼續與飛利浦方面繼續機芯採購方面的談判,愛達既然作為最大的客戶,這次就不僅僅是協商供貨數量與價格,還包括要求飛利浦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援、甚至要求飛利浦開放影碟機機芯的外層技術。

下午兩點半飛往深圳的飛機,九十年代中期登機的手續很煩瑣,用過中餐,稍作休息,張恪要動身先去機場,只有傅俊陪他去香港,張亞平與蘇津東等人送他上車。張亞平這時候才忍不住問了一句:「我承認,愛達在過去三個月創造了一個市場上的奇蹟,從零到華東地區銷量第一。只用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七月初跟張先生見面時,我沒有相信愛達能做出這樣的成績,但是我依然不明白,是什麼讓張先生有如此強烈的信心,愛達電子能在接下來三四個月的時間裡,銷量能增加十倍?」

張恪抬手看了看錶,說道:「很抱歉,要是明天不急著過關去香港,我倒想留下來好好跟張總好好的聊一聊……」

「讓我送張先生去機場……」蘇津東出乎意料的說道,顯然張亞平親自送機已經遠遠超過張恪所能享受的待遇規格。

不論是ti公司中國區總裁陳信生,還是眼前的張亞平,都是相當優秀的經理人,而且都很年輕,早年有過海外留學的經歷。陳信生年紀要大一些,但也只有三十四五歲,目前愛達與ti公司的合作,直接與ti公司總部直屬部門聯絡,所以與ti在國內的公司、與陳信生聯絡倒不強;張亞平甚至沒有三十歲,見他提出送自己去機場,張恪笑著說:「怎麼可以勞張總遠送?」

「應該送送……」

張亞平堅持要送,蘇津東、週遊也要跟著送張恪到機場,換了一輛七座的商務車,大家都坐了進去。

車剛啟動出了飛利浦公司的大門,張亞平又緊追不捨的提出他剛才的問題,七月之初,他把張恪的話當成玩笑話,此時卻非常奇怪他為什麼有這麼強烈的信心。

「張總不正是看到影碟機在國內的巨大機遇,才要求回國為飛利浦籌建這座工廠的嗎?」

張亞平的確是看到影碟機的巨大的市場機遇才自告奮勇回國的,但是這一點,在影碟機市場狂熱之前,還沒有雜誌媒體採訪到他,讓他吐露心聲。

張恪這時候拿這麼強烈的語氣問出來,讓張亞平頗有種知音的感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