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9章 西方列強的挑戰 (第1/2頁)

加入書籤

清朝在東亞的統治如日中天,張宇的“東亞共榮圈”帶來了持續的繁榮與和平。然而,東亞的強勢崛起引起了西方列強的不安。英、法、美、俄等國對清朝在東亞的擴充套件心生忌憚,認為這一力量可能對其在亞洲的利益構成威脅。於是,一場隱秘的較量悄然展開,張宇意識到,一場更大的挑戰即將到來。

西方列強的施壓

清朝的“東亞共榮圈”策略不僅在東亞各國中取得了良好反響,還讓清朝在國際舞臺上佔據了主導地位。然而,英國首先向清朝發起了外交抗議,認為清朝對東南亞地區的“保護”和“合作”威脅了他們的殖民利益。英使特意前來交涉,提出要清朝開放更多的通商港口,允許英國商人免關稅進入日本市場。

張宇並不想輕易妥協,但也清楚這次交涉將牽一髮而動全身。他採取了系統建議的“拖延戰術”,一方面表示願意“商議”,一方面密切觀察各國的態度。他派出一些能言善辯的外交官與英國使團展開談判,表面上虛與委蛇,暗地裡卻加緊鞏固東亞防線,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加強海軍巡邏,警告任何企圖擅自進入的外來船隻。

與此同時,俄國和法國也緊隨其後,試圖在清朝的地盤上分一杯羹。俄國在北方虎視眈眈,頻繁向朝鮮邊境調派兵力,而法國則意圖加強其在越南的影響力,希望透過製造動亂來瓦解清朝在越南的控制。張宇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些動向,迅速派遣密探探查敵方行動,以獲取情報。

系統的援助與反制措施

系統感應到張宇的危機,主動推送了一項新的計劃,建議在清朝的海軍力量基礎上,建立一支裝備現代化武器的“東亞防禦聯合艦隊”。系統分析了英法俄美的各國戰艦,設計出一套能對抗其攻擊的防禦體系。

張宇立即下令在福建、琉球等地調集軍隊,製造數艘裝載重炮的主力艦。同時,他還透過系統科技快速生產了一批最新式的火炮和雷管,增強清軍的火力。他下令在南海和東海劃定防禦區域,嚴禁西方列強軍艦擅自靠近。清朝的各地駐軍也收到密令,開始進入防禦戒備狀態。

此外,系統提供了外交策略,讓張宇以“共榮圈”中的朝鮮、越南、琉球等國為核心,開展東亞聯合議會,制定一項“東亞共同防禦條約”。該條約規定,共榮圈內任何國家遭受外來武力侵略,清朝將出面保護,並要求各國聯合出兵。這一措施進一步加深了東亞各國的團結,也向西方列強發出了強烈的訊號——東亞將不再是他們輕易染指的領土。

國際間諜的暗戰

西方列強不甘心失敗,開始在清朝和東亞各國之間派遣間諜,試圖擾亂東亞局勢。他們秘密僱傭東南亞和朝鮮的叛逆分子,試圖煽動反清情緒,甚至暗殺張宇及其重要大臣。張宇意識到,必須加強清朝的情報系統,以應對潛在的內部威脅。

張宇藉助系統資源,成立了“天機署”,這是專門負責收集國內外情報、監視各國間諜活動的機構。天機署的特務們遍佈東亞各地,他們從列強的使館到邊陲的鄉村,收集一切對清朝統治不利的資訊。透過這種網路,張宇及時掌握了西方列強的行動計劃,一些試圖破壞東亞共榮圈的間諜被迅速抓獲,進一步遏制了西方列強的陰謀。

天機署的成立不僅為張宇提供了及時而準確的情報,還讓東亞各國意識到清朝的決心與實力。張宇透過一次次的間諜暗戰,確保了“共榮圈”內的安定,令西方列強的陰謀頻頻受挫。

西方列強的海上對峙

隨著清朝在東亞的防禦體系不斷加強,列強決定向張宇施加更大的軍事壓力,企圖透過海上對峙來迫使清朝屈服。英、法、美三國在南海附近部署了一支聯合艦隊,並在清朝海域附近遊弋,試圖對清朝形成威懾。

張宇對此毫不畏懼,他指揮清朝新組建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