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6章 七十六回 圍裡歲月 (第2/6頁)

加入書籤

,終成安居樂土,福澤綿延,傳頌於後世,為史家所記,百姓所頌。

言及“立莊”,非如常人所想那般,某人從某處徙至一地,隨意蓋起幾間房舍,又或搭個簡陋窩鋪住下,便成村莊且有了村名。

實則立莊之人,需精心選定一處安身之地。初至時,形單影隻,四周或是荒野茫茫,或是榛莽叢生。立莊者於此掘井取水,墾荒殖土,開啟艱難生計。經悠悠數十載,歲月如流,薪火相傳,家族繁衍。昔日一口之人,漸成數十之口,家族漸興。一家一戶,經風雨,度春秋,子孫綿延,人丁漸旺,終成數十家乃至數百家之規模。

待戶數漸多,屋舍漸密,有了街巷阡陌,鄰里往來,童叟嬉鬧,雞犬相聞。眾人或耕織,或商貿,或傳習技藝,漸成聚落之形。此時,方為真正意義之村莊。眾人商議,依地勢,或據傳說,或取祥瑞之意,為村莊定名。自此,村莊之名,傳於四方,承載著世代居民之記憶與傳承,歷經數百載,歲月沉澱,故事紛紜,成為一方地域之標識,銘記於方誌,傳頌於鄉野。

據康熙二十年精心編纂之《玉田縣誌》詳載,全縣村莊總數計一百八十之數。此數足以明證,明代初期所設立之移民點,歷經悠悠三百年之漫長歲月發展,僅有寥寥無幾之聚落能夠達到“村莊”之規模標準。其餘諸多居民點,其戶數稀少,人口亦不多,故而未能有幸“榮登”《玉田縣誌》那等大雅之堂。

自康熙以降,村莊發展之勢如雨後春筍,頗為迅猛。至乾隆二十一年,短短七十餘載時光,玉田縣之村莊數目已近四百之多。遙想彼時,田野廣袤,新屋漸起,炊煙裊裊。街巷之中,人來人往,笑語歡聲不斷。孩童嬉鬧奔跑,老者閒話家常。男丁忙於耕織商貿,女子操持家務,養蠶織布。集市熱鬧非凡,貨物琳琅滿目,商賈雲集。各處村落,或因水土豐美而人丁漸盛,或憑獨特技藝而聲名遠揚。可見那享譽於世之“康乾盛世”,果真呈現出人丁興旺、繁榮昌盛之景象。土地廣袤皆耕種,倉廩充實民安居。村莊星羅棋佈於大地之上,見證著歲月之變遷,時代之輝煌,成為歷史長河中璀璨之明珠,熠熠生輝,傳頌千秋萬代。

時光悠悠流淌,再過百三十年,歲月行至光緒十年。彼時之玉田縣,仿若一顆正蓬勃生長的明珠,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縣內聚落星羅棋佈,如繁星灑落大地。從山川到平原,從河畔至林邊,處處皆有煙火升騰。或大或小的聚居之地,屋舍相連,錯落有致。大的聚落,街道縱橫交錯,商鋪林立,行人熙熙攘攘,貨物琳琅滿目。青石板路被歲月打磨得光滑,見證著來來往往的腳步和故事。小的聚居點,也有幾戶人家緊密相鄰,雞犬相聞,孩童的歡笑在空氣中迴盪。清晨,炊煙裊裊升起,與晨霧交織在一起,如夢如幻。傍晚,夕陽餘暉灑下,給屋頂和樹木都鍍上一層金紅的色彩。

此時,聚落總數已發展至六百八十。這眾多的聚落裡,有熱鬧的集市,有寧靜的農舍,有工匠們忙碌的身影,也有學子們誦讀的聲音。人們在這裡繁衍生息,傳承著祖輩的技藝和文化。與今玉田縣聚落總數僅差百餘,彷彿可以透過時光,看到一脈相承的發展脈絡,它們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向著未來不斷延伸,訴說著玉田這片土地的生機與活力,堅韌與繁榮。歲月的長河在這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見證著一代又一代玉田人的努力與奮鬥,憧憬與希望。

玉田縣之虹橋鎮,宛如一顆明珠鑲嵌於大地,其位處於縣城正南六里之遙。那縣城至石臼窩之玉石公路,恰似一條蜿蜒巨龍,自北向南氣勢磅礴地穿鎮中心而過,車水馬龍,行人如織。昔日那榮輝河,仿若一條靈動玉帶,自東潺潺流淌,於村南悠悠環繞,再向西逶迤而去。以地理形勢而言,虹橋所處之地極為精妙。它既似玉田城巍峨雄偉之南大門,忠誠地守護著一方水土,又宛如縣城南面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