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經驗 (第1/2頁)
兩人圍繞周國的格局聊了很久,周誦作為天子,雖然天子權威不斷加強,可以一言定人生死。
但是中間的貴族、功臣階層,已經要把周誦架起來了。
歷史上的宦官權力之所以看起來很大,能讓許多外朝大臣懼怕不已,因為他們是皇權的延伸,一言一行代表的是皇權的重量。
唐朝中後期的宦官勢力那麼猖獗,甚至自稱定策國老,能夠廢立皇帝,掌握著軍隊,但是他們依然要選擇皇帝來輔佐,甚至很多皇帝奪掉這些權勢顯赫的宦官的權力。
周誦思考過,自己與古代地方的優點與缺點。
最大的問題便是,自己沒有太多的親屬和子嗣,使得自己雖為天子,但是與自己利益一致的人太少了。
認識到問題的周誦,於是選擇了廣建後宮,利用姻親的關係,將這些人綁上自己的戰車。
但是一個女兒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這個,周誦不知道。
“不如重啟特務機制,像是明朝的錦衣衛、東廠、西廠,清朝的粘杆處等等,這個奏摺體系也要建立,從特殊渠道,可以讓你聽到中小官員的想法。
如果將來有人違抗你的命令,我們就把這些罪名做實,扣在他的身上,給你一個殺人的理由。”
安祿山想了想,決定勸周誦學習明清的變態皇權,從而提升自己的權威。
當這些特務機構有了績效,他們就會更加瘋狂的監視這些所謂的功臣、豪族。
自古只有千日做賊,哪能千日防賊呢?
只要自己等人想殺人,只要盯住他,必然會有問題出現。
“這樣真的好嗎?”
周誦有些迷惑的開口詢問道。
周誦與荀彧、安祿山、謝安三人數次交流皇權的問題,周國到底要建設什麼樣的制度,到底要走什麼樣的道路,一直遲遲定不下。
雖然周朝如今大行分封,但是早晚會進行改變的,分封制適合開拓土地,傳播華夏文明,但是分封制也會導致地方諸侯做大,威脅中央,反而不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
每個時代都不缺有才能的人,而是缺能給這些人提供表演的平臺。
但是過分的中央集權又會導致君權膨脹,國家的治理需要依靠賢明的君主,這也是十分不妥的,畢竟沒有一個人能保證自己的後代代代賢明。
如果限制君權,又會導致權臣做大,從而打破原有的格局,國家的穩定本身是多方勢力妥協的結果,這種權臣本身就打破了這種平衡,同樣也會威脅到國家。
這些東西,都有著後世的國家借鑑。
秦朝刑法殘暴,原有的特權階級得不到滿足,而被佔領的六國又沒有有效的統治,秦始皇只統一了制度,卻沒有統一思想,導致秦朝滅亡。
漢朝統一了思想,但是土豪勢力過度膨脹,地方勢力抬頭,甚至能與中央對抗,漢光武帝藉助世家的力量一統天下,從而更加放縱了世家豪族,出現了東漢後期幼帝的局面。
東西晉朝從曹魏手中奪過了天下,沒有創業的艱辛,司馬家選擇與世家合作,同時又吸取曹魏不用宗室,大用外臣,導致天下被司馬家竊取的錯誤,於是在國內廣設藩王導致八王之亂。
隋唐時期,為了彌合軍功地主集團,於是不斷往外擴張,導致軍功貴族做大,原有的府兵制崩潰啊,長征健兒的出現,形成了兵知將領,而不知皇帝的局面,軍隊成為將領的私軍,致使藩鎮割據,中央權威喪失。
宋朝面對叫兵悍將,動輒斬殺皇帝,自立天子的局面,矯枉過正,致使國家軍事傾頹,屢屢被北方少數民族欺辱。
元朝的建立,導致了蒙古世界的分裂,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的戰爭,使得忽必烈開始倚重北方漢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