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6章 北伐漢國 (第1/3頁)

加入書籤

開寶十年(公元977年),去年除了年前的滄州戰役外趙景沒再發動戰爭,但依舊忙得不可開交,因為他在籌劃,籌劃著滄州防線搭建完成,籌劃著國庫裡的錢和糧食回到一個健康的水平。

建宋後趙大曾下旨讓各地官員積極儲備糧草以備不時之需,規定每個州必須有足夠供應當地居民兩年的存糧,而京城汴梁則需要儲存夠五年使用的糧食才能算合格。

開寶十一年(公元 978年)二月十五日,當戶部尚書向皇帝稟報說,目前國家倉庫中的糧食儲備已經滿足要求時,趙景那顆沉寂已久的心終於開始沸騰起來。

“諸位愛卿,自從前年漢遼兩國聯手攻宋以來已經過去了一年多。這段時間裡,遼國並沒有閒著,他們不斷征服周邊那些不服從的部族,擴充自己的人口和兵力。根據密探送回來的情報顯示遼國損失的軍隊人數已經恢復了七八成。

而在同樣的時間裡,朕一直沒有發動任何戰爭,而是專注於國內的發展,養精蓄銳,等待時機成熟。

今天召集大家來這裡,便是要宣佈朕決定北上一事!”

眾人聽到趙景所說,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圖。在場的文官們多有議論,但武將們卻大多興奮地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畢竟他們當中多數人不擅長像文官那樣從事文書工作,只能透過戰爭來獲取功勳。

這時,一向最冷靜的曹彬開口問道:“陛下,您的第一步計劃是否要攻打漢國?”

趙景點頭表示肯定,並說道:“這個狗腿子對於遼國來說是一個緩衝區,但對我而言卻是一塊傷疤,如果不除掉它,我連睡覺都會感到不安穩!

不過,當初周世宗與太祖皇帝兩代人出兵太原皆不能克其城,難道是此城得天意庇佑,外人不能得之?

朕軍事水平淺薄,參不透其中的道理,因此特意趁早朝之時提出,就是想聽聽諸位的看法。”

話畢,他的目光落在了曹彬面前,意思不言而喻。

曹彬亦是識趣,頷首低眉道:“回陛下,前朝世宗與我朝太祖兩代攻伐太原皆敗自有其因。

世宗朝時不得勝乃是因為遼軍南下支援,當時中原兵馬戰力不比遼軍,扼守石嶺關的大將史超被擊潰,引發軍心恐慌,士兵無意作戰,周軍不得已而退兵。

我朝太祖任周朝殿前都點檢時大刀闊斧,革化兵源,以至中原兵馬戰力日益增強,等太祖皇帝建國後我朝兵卒已完全不輸遼軍。

後面兩度伐漢失敗乃是因為不得天時地利,先是連日大雨滂沱,後是軍營中瘟疫橫行,士兵戰力銳減,無奈退兵。

因此可以證明北漢國之所以能堅持至今 ,不是因為國力強,而是因為他背後的遼軍強。”

趙景深以為然的點頭再問:“那今日朕再出兵,能一戰而成否?”

“回陛下,如今我朝百萬兵甲精銳,人心欣戴,攻伐北漢國當摧枯拉朽,無有壓力!”

“卿所言,正如朕意!”得到軍隊一把手的支援,趙景心中再無疑慮,下定決心要打。

只是作為文臣行首的薛居正慣例性的以不同角度站出來反駁:“陛下,周世宗與我朝太祖兩度征戰不得滅國,足見北漢並非像表面上看著那般不堪。

二者此前太祖皇帝已經將北漢國內的人口、牲畜、鐵器等重要資源大部遷入我國,如今北漢國所有不過是人口不足十萬的貧瘠荒土,多了不多,少了不少。

因此臣等三省各級官員一致認為沒必要為了這一寸薄土讓大軍勞師遠征,徒耗錢糧。

薛居正這話講的的確有道理,宋軍若進攻必定是場賠錢買賣,就是把北漢全國掘地三尺,搜刮出來的物資都填不滿開拔之資。

並且北漢國現在就是強弩之末,已經翻不起任何風浪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