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監國三問 (第2/2頁)
殿下。”
嘴上講著,李昉順勢掏出奏摺借王繼恩之手遞交了上來。
翻開後所見非常工整的楷書字,可謂賞心悅目。
前後瀏覽一遍,上面內容大致分為三類,其一是有關於趙大的諡號、廟號商定,下面寫的有幾個群臣商議後的稱呼,盼望趙景裁奪。
其二關乎戰事,趙大駕崩的訊息估計很快就會傳到北漢與遼國,眾臣估計兩國會藉機發難,所以建議能多調兵力駐守北部防線。
其三,常言道國不可一日無君,然趙大突然駕崩並沒有留下繼位詔書,所以眾臣想請示趙景對此事是否有解決辦法?
第一件事無需過多考慮,趙大最初的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便在其中,而廟號更不用說,“太祖”再合適不過(太祖通常用於指創立一個新朝代的開國君主)。
第二件事當需重視,遼國不用說,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發家之際就和中原王朝時常發生摩擦。
兩國關係之前還算說得過去,但皇帝駕崩,後繼無人的情況下朝政多不穩定,難保遼人不會有異常心思。
而北漢可以看做後漢的延續,自後周至宋初都被趙大帶兵打過,對趙家人可謂仇恨滔天,等趙大死亡的訊息傳過去以後,它肯定要搞出點動靜來。
“曹樞密”。
隨著趙景喊話,樞密使曹彬出列。
“你跟隨先帝日久,對北邊戰事瞭解多於本王,防備一事勞煩你做出個章程,本王確定無誤後即可執行。”
曹彬為人謹慎,考慮全面,又多入戰場,經驗老道,由他排程三軍可比趙景自己摸瞎指揮好使。
“謹遵殿下之命,大概明日午時臣便能送上奏劄(zha)。”
一二事好說,最麻煩的正正好是最後一件。
歷朝歷代但凡涉及到新舊皇帝交替必然會影響朝局,特別是趙大這種突然駕崩沒有立嗣的更是複雜,需要顧慮的人、事太多。
眾目睽睽之下,趙景宛如成了沉思者,只皺眉不說話。
不能怪他沉默,畢竟正常歷史中趙大死後次日趙二就登基了,速度之快超乎以往。加上趙光美、趙德昭等人在數年間相繼死亡,又引發了無數猜疑以及後續問題。
儘管趙二具備五代時期特殊的皇儲套餐,但那都是基於趙大孩子年幼的情況下為了維持朝野安穩做的妥協。
如今趙德昭已經成年,趙大是否想過改立趙德昭為儲君只是沒來得及立遺囑呢?
至於金匱之盟,這玩意兒的真實性更是撲朔迷離,至少趙景並沒有看見它在哪。
說到底如果金匱真的存在,那趙二為什麼不在最初繼位時就拿出來以表示自己繼位的正統性,反而是六年後由已經失寵的趙普拿出來的?總不能趙普被貶時把金匱也帶走了吧?這皇家的東西能被一個臣子帶出去六年不被發現?那也太扯淡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