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決意 (第1/2頁)
耶律斜軫的確是沙場老將,嗅覺十分靈敏,如他所講,著急拿回燕雲除了此地是中原屏障之外,還真有戰馬的因素在裡邊。
正常歷史線中,國防資源問題是終宋一朝最大的缺憾。中原的地理形勢,黃河流域流過的地方基本很多都是大平原,出去長城外大平原更多,所以在北方作戰,一定要有馬,一定要有騎兵。
宋朝明明是歷史上對外戰爭勝率最高的朝代,可為啥就是攔不住金軍、蒙古軍南下呢?
一大原因就在於澶淵之盟後,宋遼迎來一百年的和平局面,常年無戰事,對於軍隊的編制就小了很多。
因為沒有軍馬場,宋初時的戰馬要麼是搶的,要麼是買的,無論買還是養都極其費錢。
所以澶淵之盟後,朝廷的風氣就偏向於裁員、去馬而省錢,這便導致宋朝中後期缺馬缺的非常嚴重。
與之相對的,金軍和蒙古軍先後佔據大草原和燕雲,戰馬隨時隨地可以養活,優勢巨大,
其機動性和突然襲擊往往讓宋軍措手不及,繼而大敗。
元朝的軍馬制度相當發達,軍馬的飼養和管理是其軍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征服南宋後,為了維持對南方的控制和加強對周邊地區的軍事威懾力,元朝在南方地區置辦了軍馬場,以確保騎兵部隊的馬匹供應。
可在這之前,中原大地只有兩個地方出產戰馬,一在東北,一在西北。
東北就是所謂的薊北之野,西北便是甘涼河套一帶,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養好馬。
養馬也不能一匹一匹分散養,要在長山大谷之中,有美草,有甘泉,有曠地,才能成群養,才能為騎兵出塞長途追擊之用。而這兩個出馬的寶地,在建宋之前正好一個被遼拿去,一個被党項佔有,都不在宋朝手裡,何其無奈?
與馬相關聯的還有鐵,最精良的鐵礦,亦都在東北塞外,這也是宋朝軍事弊端之一。
神宗朝,王安石行新法,一面想訓練保甲,一面又注意到養馬。
但在內地養馬不方便,據史料所記,養一匹馬所需的土地拿來種田可以養活二十多人,圈地養馬就得減少田畝數。這是對農耕國家的巨大挑戰。
王安石不得已定出保馬政策,讓民間百姓可到政府領馬養,把馬寄養在私家,一匹一匹分散養,平時民間可以利用領養之馬做別事,等開戰之際再臨時集合送上戰場。
這樣的買賣百姓當然情願幹,免費領一匹馬來當作牲口用,這買賣是賺的。
然而百姓對馬不熟悉,不知道在溫溼地帶飼養不易,很容易導致它們生病死亡。
領馬不要錢,可把馬養死了要賠錢,一來二去,百姓便將養馬看作苦事,抗拒的人越來越多。
到最後實在沒辦法,為了擴大戰馬數量,政府只能來硬的,於是乎民間養馬變成一秕政,百姓需遵守。
王安石的本意是好的,的確是為國著想,想要改變敵強我弱的大趨勢,但他這法子縱使推行有效,遇到戰事時一群羸弱之馬能和每天在山澗谷地大草原縱橫出來的兇獸撕鬥嗎?不盡然……
其實,這兩年趙景也想過要不要先收復河西走廊一帶,招西北軍迴歸中原,與西域諸國重新開啟絲綢之路,發展經濟。
但再三考慮後還是算了,其一是西北党項人、六穀番部現在和中原處於和平狀態,哪怕是表面上。中原想開拓西北必須要經過他們的地盤,一旦涉及軍事,局面肯定不好收拾。
其二,西北各方勢力林立,除開党項、六穀番之外還有回鶻各族、草頭達靼、吐谷渾以及隨著唐朝滅亡而一起崩潰的吐蕃王朝,這時的藏區至少小勢力沒有上百也有幾十,而大姓家族差不多有琛氏、噶爾氏、娘氏等,錯綜複雜,敵我難辨,若要往西拓邊,肯定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