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4 (第2/2頁)
書傳家,治學《尚書》,偏向於古文經學,向來瞧不上今文經學微言大義,扭曲經學。
鄭公雖然是從大儒馬融,學的是古文經,但現在卻走出了鄭學這一條道,給古文經做註釋,摻雜自己的私貨。
這不是又和今文經學靠攏在了一起嗎?
要能說實話的話,楊修是瞧不上這種方法的,但無奈人家地位高,這種實話心裡想想就算了。
好在他們昭國有蔡邕這位古文經大佬坐鎮,楊修也不是很擔憂。
此時另一邊,諸葛亮也在與自家兄長細談。
諸葛瑾幾乎所有精力都在為下個月的考試準備。
外界的事情,除非與朝堂和考試有關係,其他的他暫且沒有精力關心,比如鄭玄到來長安可能產生的影響。
所以兄弟二人主要討論著益州之戰和昭國科舉考試。
“今日我深思良久,長安此前之所以未傳出動兵訊息,想必是士兵與糧草早已提前在漢中籌備妥當。
所以不論是益州還是長安,皆未能有所察覺。”
諸葛亮這個猜想讓諸葛瑾在一旁贊同點頭。
“我也是如此猜測。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此順利佔據通往益州的道路,許多東西必然已經提前準備。
若我所料不差,恐怕今年科舉考試之後,昭王必然要從學子當中挑選些許人去益州,這是一個機會!”
此言一出,諸葛亮頗為震驚。
“兄長這是想要抓住這個機會,去益州開啟仕途之路?”
兄弟倆對科舉考中這事根本沒有任何懷疑。
畢竟以諸葛瑾的才學,若是去其他地方投靠,只會直接被徵辟入掾吏,根本不需要像在昭國這樣,多此一舉先行考試。
但如今的昭國已經不是十年前那樣缺乏人才了,那時候遠道而來的人才,只要得到昭王賞識,馬上就能身居高位。
然而十年時間過去,足夠讓昭國年輕一代孩子成長起來。
所以說昭國現在不算是很缺乏人才,自然也不會有人在昭國一步登天為高官。
想要在昭國步入仕途,只能老老實實進行科舉考試。
若按照正常路線,恐怕是先下放到郡縣去歷練,從簡單的小吏做起。
但現在有個捷徑,諸葛瑾今天一聽到益州訊息,就確定益州能很快建立功績。
畢竟在昭國境內,關中和幷州幽州涼州等地根基已經穩固,基本無什麼大事。
文官想要立下功勞,其實不太容易的,大多數時候只能順著資歷慢慢熬。
但益州現在需要花大力氣治理,昭王到時必定要調許多官員南下,所以諸葛瑾不想錯過這次機會,他篤定益州會有很多大展拳腳的地方。
“錯過這一次,只能等下一次中原開戰了,至少要兩三年。”
昭王穩紮穩打的風格,大家都已經認識到了。
明明前兩年也能出兵南下,但為了徹底讓涼州安定下來,昭王不止不出兵南下,就連中原戰場的事情都不插手。
關東兩個朝廷打得你死我活,戰火紛飛,琅琊諸葛氏也在戰亂當中受到了很大的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