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分卷閱讀74 (第2/2頁)

加入書籤

病!

飯都不確定能吃飽,誰願意讓家裡的勞動力不勞作去讀書?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楊秋也沒妄想強求。

脫離現實去發展,那是找死。

所以,除了兵卒,楊秋先把教育試執行在了鐵坊這裡。

如今這裡也算是一個小小工廠了,這裡的鐵匠就相當於工人。

提高工人待遇,妥善解決工人家庭的居住問題,併為其提供子女接受教育的機會,讓鐵匠安心在工坊裡面做事兒,這是必要的措施。

畢竟鍊鐵實在是太重要了。

而東漢時候已經開始用炒鋼法鍊鐵,但產量不夠高,且品質一般,過程具有偶然性。

而技術不能躍遷發展,所以楊秋先讓鐵匠們練習灌鋼法,這本應該是南北朝時候的技術,不過現在引導鐵匠往這個方向走,倒也不算太困難。

畢竟技術總是一步一步升級。

只是,張遼還是沒有懂楊秋的意思,他當然明白鍊鐵的重要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鐵可以生產武器和農具,如果楊秋不能自己生產,而是依靠世家大族的鐵匠工坊,那就相當於把身家性命交到了別人手裡。

所以對於楊秋將鍊鐵工坊當做重中之重,張遼非常理解。

當然,為此提高鐵匠待遇,優待鐵匠子女,讓鐵匠子女可以讀書,這雖然超出他的想象,但不失為一個鼓勵鐵匠增多的方法。

雖然他腦海裡還沒有打仗打的就是後勤保障這個概念,但他知道兵法裡面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所以張遼隱隱約約已經明白,武器和糧食掌握自己手裡面,這才不會被外部勢力所掣肘。

“將軍,我明白武器和糧食的重要性,這一處田地張氏已經放棄了,將軍不用擔憂我心中不虞。”

思來想去,張遼想出了楊秋讓他看這一處工坊的原因。

畢竟,這裡原來屬於張家,而他如今決定投靠楊秋,那麼張家的財產土地,楊秋肯定要給個交代,總不能白白佔了吧?

當然,楊秋早就準備了其他方法補償,但這和她眼下要做的事情可不是一回事。

於是楊秋笑了笑不說話,而是又帶著張遼去了外面幾里遠的田地。

那裡正有人在種植冬小麥,這裡附近的土地曾經也是張氏的。

當初兩千多人被徵集為兵卒,每個人都分了一百畝田地,但土地可沒有分完。

所以那些暫時沒有分出來的田地就讓兵卒們屯田。

“文遠,關於楊家畝產八石的事情,你也聽說過了吧?”

張遼點頭,楊秋笑著開口了。

“這件事情是真的,不是傳言。”

這話說完,張遼瞬間露出了驚愕的神情,這種產量他當時聽完都覺得是謠言。

他們張氏所有的土地,用了最好的種植方法,最好的種子,但最好的產量也只有一畝地五石,那還是非常稀有的情況。

然而楊秋現在竟然平淡地說出瞭如此讓人驚人的事情。

若是糧食有這種產量,那這天下許多人就不會被餓死了。

如果楊秋知道張遼腦海裡此刻的想法,她肯定會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