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1 (第1/2頁)
我們不能讓他們內鬥太久,否則將軍接手的將是一個殘破不堪的黃巾軍,對我們毫無益處。
所以,將軍此時稱王,一方面能安定治下的民心,另一方面也能讓黃巾軍因此事而勾心鬥角!”
荀諶此計實為陽謀。
如果楊家軍都開始稱王建制了,那麼冀州的黃巾軍,到時候會不會也有這個想法?
然而他們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是各自分散的勢力,到時候到底由誰稱王呢?
顯然決定不出來老大,於是所有人都可能稱王,都想佔據更多土地,鬥爭將更加激烈。
甚至為了土地,這些人不僅會勾心鬥角,還可能採取吞併手段,各方勢力將自相殘殺。
就算他們能夠剋制,到時候察覺到暗流湧動的冀州世家大族,一直想要對付這群黃巾軍的漢軍。
恐怕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挑撥離間,攪動風雲,使他們無法停止內鬥。
而楊家軍其實什麼都沒做,不過是在自己自下的土地稱王建制而已。
所以說陽謀無解。
“友若,是否太早了?”
楊秋還記得後世有位智者曾說過:“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面對這個疑問,荀諶認真地回答。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此乃天地正道。將軍若遲遲不稱王建制,則楊家軍治下之民眾,猶自視為漢民,人心不齊,意志不一,何以凝聚實力,席捲天下?
且將軍舉事以來,已與漢廷有過多次戰爭。若不能立下國號,奠定基業,則下面之人心思必然飄搖不定,疑我等仍為流寇出身,無有定所。
如此,則天下之才俊何以信服我楊家軍有開創新朝的實力,何以歸心於吾等,共謀大業……”
荀諶說了一大堆話,楊秋總算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楊家軍雖已佔據大片土地,但出身山匪,還算不上正規軍。
若不稱王建制,統治便缺乏合法性。
更何況,楊家軍的統治雖運轉良好,但實際上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政治體制和組織架構,目前看著其實官員體系混亂。
這樣的政權,一看就是個草臺班子。
若一直以楊家軍的稱號打天下,天下的人才恐怕都不敢加入,只覺得楊家軍仍是草莽流寇,不懂治理。
更何況,實力已經到這個地步了,如果楊秋不稱王建制,下面的人如何進步呢?
只有楊秋進步了,手下的人才能跟著一起進步啊。
大家都想升職加薪。
這話雖然說得隱晦,但楊秋還是聽明白了自己手下的心思。
看來不能按照後世的經驗行事,畢竟她楊秋一開始就是板上釘釘的反賊,而漢室天下還未諸侯並起。
也就是說,她現在還沒到要擔心其他諸侯聯合攻打的時候,也不需要猥瑣發育。
而真的等到天下將亂之時,她的實力早已足以雄霸一方,現在決定稱王建制,反而能讓下面的人安定下來,再之後可吸納更多人才加入。
畢竟一個草臺班子與一個擁有完整政治體制的新朝相比,吸引力截然不同。
“友若之意吾已明瞭,誠然,稱王建制乃大事,需提前準備諸多事宜,不可輕率行事。
且此事關乎楊家軍的未來,需大家共商共議,方能定奪。待新年結束,祭祀之禮完成後,吾再召諸位前來,共議此等大事。”
荀諶見目的已達,便不再勸說。
他深知,稱王建制乃是一件牽動天下的大事,不可輕率而行,更不可草率決定。
此事不僅需與手下眾將士商議妥當,確保人心齊一,還需準備各種祭祀儀式,以敬奉天地,祈求神靈庇佑。
至於國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