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9 (第2/2頁)
不用管波才怎麼想,只要吸引下面的黃巾兵卒慢慢加入楊家軍,給予他們同等的待遇。
讓他們知曉加入楊家軍的好處,不斷向他們宣傳楊家軍治下土地的人民分了多少田地,每年的糧食產量有多少,直接把波才架空。
這項政策一直實施得頗為順利,波才最初有所防範,但由於沒有足夠的人手治理,只能讓楊家軍派來的官吏參與遼東郡的管理。
後來自然依照楊秋的計劃繼續推進,呂布私底下已經得到了許多黃巾軍兵卒的效忠。
大家都強烈要求要加入楊家軍,成為楊家軍正式的兵卒,享受同等的軍餉待遇。
所以呂布原本以為的結局是,他和波才可能最終要兵戎相見,直至將波才驅逐出去。
沒想到波才厲害呀,打不過就加入,也要成為楊家軍的一份子。
是他見識短淺了,原來還有這種應對之法。
不過想到自己當初被將軍擊敗,好像也是打不過就加入了,呂布的臉色微微一紅,隨即立刻嚴肅起來。
“渠帥之意我已明瞭,不知渠帥是否有信件需要我轉交?請渠帥放心,我定會將遼東郡的事宜都告知將軍。”
波才瞬間激動地將自己準備好的信件交給了眼前之人,這一趟算是來對了。
而楊秋接到這兩人的信件時,那已經是十天之後了。
當時,她先是閱覽了呂布在信中對波才大變臉的吐槽,緊接著,呂布又在信件裡介紹道。
雖是如此,但波才這次應當是真心服了,全然沒再弄出什麼么蛾子。
而且還將楊家軍的官吏都擢升到了更高的職位,讓他們管理著各個關鍵的職務。
因此呂布判定,波才鬧不出什麼風浪了,這一回是心悅誠服。而在黃巾軍中,依舊有眾多人對波才很為信服。
所以呂布提議楊秋應允波才的加入,只因如此,能夠撫慰那些歷經千辛萬苦遷徙至遼東郡的人。
只要上層人物沒有重大變動,底層的民眾方能安心。
看著呂布這份誠懇的建議,楊秋都不得不說一句奉先進步了。
都懂得政治拉攏了。
實際上,波才活著的最大價值便是安撫其他黃巾軍。
畢竟倘若高層變動,下面的人定會心中忐忑,人人自危。
這對於遼東的開發極為不利,畢竟那裡的主體還是遷徙過來的黃巾軍。
就如同楊秋當初留著難樓的性命一般,這面旗幟豎在那裡,能讓下面的烏桓人安心,也能吸引更多烏桓人前來。
所以波才主動靠攏,此乃好事,只要沒有原則性的差錯,日後不再出現反覆背叛,波才完全能夠穩穩當當的加入到昭國。
不過,往後肯定需要將其調離至其他地方,不能讓對方徹底在那裡紮根,形成尾大不掉的勢力,但當下還是需要他在那裡安撫人心。
當然,僅靠呂布的判斷還遠遠不夠,楊秋又親自開啟了波才寫給自己的信件,瞧瞧對方究竟有多少誠意。
先是一番阿諛奉承,盛讚楊秋英明神武,表達了自己的心悅誠服,以及自己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