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5 (第2/2頁)
漢朝與周邊國家素有交流,故對周邊情況,士子們皆略有所知。
只是楊秋說的距離要再遠一點。
“若再向南行,跨越浩瀚的海域,便可抵達更南的土地。而彼處之季節,與我們正好相反。
當我們處夏季之時,他們可能正是冬季。而兩邊季節相反的緣由,又與我們所居之地球如何繞太陽轉動息息相關。”
“至於南北季節差異,乃因與太陽距離不同所致,此等皆可作為一門單獨的學問研究學習。
“而天空中的雲層,為何會變成雨水降落?風為何會刮到這邊來?為何有些地方降雨量多一些,有些地方降雨量少一些?
又為何有些地方有鹽礦,有些地方沒有?此等皆非巧合,而是皆可探究的知識。”
“在吾看來,天災頻繁並非上蒼警示。君主賢明與否,皆不能違背自然之規律。此等事宜,也許與我們頭頂之太陽息息相關。
就如日升月落一般,太陽之遠近、活動的過程,皆可能導致我們人類之生產活動受到影響。”
話說至此,荀彧一時無語,因為這些皆是他不曾涉獵的領域。
但他又覺得眼前的人好像說得頗有道理,讓他無法反駁。
事實上到了今時今日,對曆法稍稍有研究的人也都明白,所謂的日食,其實都能總結出具體的時間規律,並不是君主是否有問題。
所以荀彧這樣一個務實的人,不會刻意胡攪蠻纏,然後斷章取義來辯論眼前人的言論謬誤。
事實上他覺得這位楊將軍確實所言頗有道理。
但荀彧還沒有明白楊秋刻意繞這些話題的原因,那自然是因為大家的知識體系不一樣。
在經學上面,楊秋是絕對辯不過這些古人的,哪怕她也進行過深入學習,但學習和擅長差距很大。
所以當不能在別人擅長的領域打敗他之時,那要把他拉到你擅長的領域,然後擊敗他。
直接來降維打擊了不是。
畢竟荀彧是個務實講理的人,若是遇到一個槓精,說再多的道理,人家都能引經據典的反駁你,那種人溝通起來自然毫無意義。
但顯然荀彧是一個會思考的人,只要會思考,那自然會有進步。
因此,把話說到這個程度,楊秋已經沒有再多的贅言敘述,不過都是類似的重複言論而已。
而荀彧想要了解,想要思考,甚至認同,那都需要他自己領悟,旁人說再多,此時已無作用。
而楊秋之所以願意對荀彧說這麼多,大概是覺得眼前之人可以尋找一條更為理想的道路看待這個天下吧。
困在固有思維裡面,只圖謀賢人君子管理這個天下,那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說完此話之後,楊秋告別離去,留下荀彧在原地自己思考。
出了塢堡之後,遠處的田地間有人正在勞作,而楊秋見到了兩個熟悉的人,此人正是田沖和徐庶,這倆人似乎在說什麼。
楊秋笑著走了過去。
此時,徐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