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分卷閱讀181 (第1/2頁)

加入書籤

所以也沒規定當兵要當多久,反正是先募集足夠多的兵卒,把他們訓練得更加勇猛了再說。

只是如今佔領了這麼多的土地,在幾方漢軍投降之後,士兵的人數也超過四萬了,那麼有些事情也該進入討論流程了。

那就是這些兵卒的未來。

有些人有勇武之力,甚至有軍事天賦,可以在軍隊裡面不斷升職。

以後也能走上軍官的位置,不一定最後能夠當上將軍,但軍隊裡面還是有很多中層軍官的職位可以晉升。

但對於絕大多數兵卒而言,他們的實力可能真的不能建立功勳,更不能被選拔成為精銳的兵卒,在戰場上面作為突圍軍。

所以面對這一群升又升不上去、留著又有點用的兵卒,楊秋想和自己的人討論一下他們的退役年齡和退役要求。

如果這群人能夠識字算數、懂得基本的管理能力,到時候就可以退役之後回去當一些小吏。

因為地盤擴大了,最缺的就是這種底層的胥吏。

如果不能當胥吏,以後退役了也可以有其他出路,比如說看守每個縣的糧倉,又或者去工坊裡面做一些事務。

再或者參與楊秋現在正在和眾人討論的監察組織。

這監察組織一部分可以以後作為對官吏的巡查,另一部分則會變成維護治安的稽查,這些體系未來都會缺人。

所以楊秋打算讓兵卒退役之後有另一條出路。

當然,實在是沒能力的、想要回家種田的,這當然也沒什麼關係。

但楊秋現在需要鼓動軍隊裡面年齡大的這批人認真學習識字算術,以填補基層的大量管理人員空缺。

畢竟以前那批人欺上瞞下習慣了,楊秋很多都不能用,只有少部分人能繼續用。

“將軍,三十五歲如何?如果到了三十五歲依然沒有晉升更高的軍階,留在軍隊裡面也沒有了勇武之力。

而這個歲數的兵卒若能參加考試當選胥吏,又或者將軍說的巡查人員,倒也是一條出路。”

在這個時代,本來平均壽命就只有四十多歲,這幾年又天災人禍連連,事實上平均壽命還降低了。

所以三十五歲既不能算太高也不能算太低,倒是有點合適。

這個年齡段還在當最底層的兵卒,確實沒有意義繼續留在軍隊了,還不如招募新的成員進來。

但這群人不能在戰場上建功,只能說他們在這上面沒有天賦,若是在識字算術上有一定的能力,出路倒是挺多。

而且軍隊裡面訓練出來的兵卒素質不錯,至少楊家軍的管理體系非常嚴格、紀律性非常強。

再加上時不時的思想建設,至少讓這群人去充當胥吏,到時候不至於所有人聯合起來欺上瞞下。

“盛嘉,這個年齡段挺合適。兄長、三叔、四叔、稚叔、文遠、崇峻、毅行、奉先……你們先討論一下具體的細節。

再在軍營裡面去多問一些這個年齡段的人,看看他們的想法到時候再討論出具體的方案來。”

當然,一切都在草創階段,才剛剛討論,不可能把軍營裡面的三十五歲人都放出來。

但這種鼓勵措施若能讓這個年齡段的人接下來奮發勇武、刻苦學習,離開軍隊之後能成為一個識字算術的人才。

那到時候,這些人自然會有楊秋給他們準備的退役出路。

畢竟楊秋很多學堂裡面的學生現在也就五歲以上,還有一大部分十歲左右。

這些人雖然能夠識字算數,但他們的生活經驗太少,不可能一出來就直接擔任一些胥吏,他們沒這種能力,也鎮不住下面的人。

反而是在軍營裡面訓練出來的人,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再加上兵營的訓練有足夠的組織性、紀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