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7章 臨近春節 (第1/2頁)

加入書籤

林舒然靜靜吃瓜看戲,還別說,真人劇就是好看,絲毫沒有表演的痕跡。

雖然不像電視上那麼特別又狗血,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有點意思的。

宴席上的飯菜林舒然就是趁著熱的時候吃了幾口,之後就沒再動筷子了,爭吵過後知青那桌格外安靜,沒一會兒人就散了。

林舒然順勢回了家,大冬天的隨份子,她真是太難了。

要不是不去不禮貌,她說什麼也不會去。

日子在姜翠翠婚禮八卦中過得格外快,轉眼還有十天就過年了。

林舒然記得前世有一個特別火的順口溜: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打發灶王爺上了天;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到了三十掛門神。”

(寶子們可以在這裡告訴我家鄉的習俗哦,非常期待知道呢~)

臘八那天林舒然確實用紅棗、桂圓、蓮子、紅豆等熬了粥,還給師父師孃還有鄭氏一家子送去了一些。

知青點那邊就不送了,她要是隻送姜枝枝和趙祥瑞,其他知青肯定不樂意,沒準還會陰陽怪氣兒他倆,她不想給兩人送去麻煩。

再過幾天就是小年,這糖瓜粘是個啥東西?

難不成是什麼瓜皮糖?

盲猜一波可能是用某種瓜皮做的糖果,不是有什麼冬瓜糖、柚子皮糖、西瓜皮糖麼,應該大差不差吧?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林舒然拿出了智慧手機。有事找千度,有手機就是香,隨時隨地想查就查。

頁面顯示卻讓林舒然顛覆認知,原來望文生義真的不可取,她再也不盲猜了,這樣差太遠了。

原來糖瓜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糖製作而成的粘性很大的糖,通常有兩種形態,長條形的糖棍在東北地區被叫做“關東糖”,扁圓形的才叫“糖瓜”。

糖瓜也是代代相傳歷史悠久的中華美食,晉代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有記載,當時稱為“膠牙餳” 。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在詩中寫道:“歲盞後推蘭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由此可見,在唐朝它已與美酒齊名,成了春節期間必備的佳品。

到了明清時代,麥芽糖又被派上了新用場,成了祭祀灶王爺時,粘糊其口的武器。

據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

它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看著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日就回轉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戶的善惡情況。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

所以人們在臘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並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獻給灶王,粘住灶王爺的嘴,讓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兒童們則把這一天當作春節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兒,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聲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盤,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點上蠟燭和線香,祈禱行禮後,把灶王像從牆上揭下來燒掉,再把茶水潑在紙灰上,糖瓜則由孩子們搶著分而食之。

臘月二十三糖瓜祭灶,形式熱鬧隆重而又風趣幽默,所以把這一天稱為“過小年”。

林舒然前世過春節的時候大部分是形單影隻,也沒有注意後世節日是不是這麼過的,不過她確實在買糖果的地方見到過這種薑黃色的長條硬糖,她以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