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3章 謀求連任 (第2/2頁)

加入書籤

和馬賽兩大造船廠被接管後,讓新王國的造船廠增加到八個,造艦能力進一步提升。接管的軍工廠除了專業製造武器的,其他徵用的工廠回到原來的行業。

在高就業率下,高盧地區民眾的生活質量還大大提高。據各省摸底資料顯示,在人口政策的刺激下,高盧各州的生育登記激增,讓副首相霍華德都驚呆了。

儘管過去的高盧國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人口增長緩慢,但如今看來,生育成本及養育成本才是首因。霍華德是開心的,但林奇卻無語了。

他還以為高盧族會一直保持傳統,這樣多生孩子的伊比利亞族便可在人數上佔據優勢。算了,未來還要移民開發廣大的美洲,生就生吧。

北非也還需要更多的移民。從去年十月到現在,遷移的官員及家屬約一百萬,伊比利亞族和高盧族移民兩百多萬。

官員及家屬按照地區入籍,移民則大部分分佈在北非各州的沿海城市。對於移民,均可領取一套房子,每年繳稅即可。

移居北非後,移民享受不到本土的人口政策,而政府又不能區別優待,所以,要在移民基金中新增一項補貼,改個名目,且有年限。等十年以後,北非基本上融合了,就適用人口政策。

從伊比利亞本土來的移民很多成為中小學教師,教書育人,推廣伊比利亞文化。對北非任教的教師,給予的工資和補貼是比較多的,讓他們能專心從事本職工作。

除了本土兩大族的移民,還有來自美洲的五十萬移民,這些人在美洲窮困潦倒,透過找機會來到這裡定居工作。

歐陸其他國家的移民也大致有五十萬人左右,也是窮苦之人。

令林奇意外的是,來自東方龍國的入境工作者竟有二十多萬。這些人大部分從事服務行業和建築工程行業,比本地的阿拉伯人更能吃苦。

同時期,從北非遷移或逃離的阿拉伯人或其他族人約兩百萬。

就這樣,短短八個多月的時間,北非地區的人口從1400萬增加到1600多萬,北非本地人人口降到1000萬以下。

北非是伊班牙-高盧的投資熱土,在環西北非鐵路公路、港口建設、沿海新城市建設、各州基建等大專案的帶動下,創造的就業十分龐大。

在埃爾南德斯統計的資料中,除了進入兵站服役的北非各族年輕人,大部分壯年男子均成為一線的工人。在伊班牙-高盧的薪金法下,獲得的收入並不低。

北非不適用人口政策,本地人想要養活一家,必須努力工作。

除了北非,還有兩塊比較大的殖民地,那便是安哥拉和莫三比克。在瓜分殖民地時,林奇沒有要羅德西亞地區,將南非殖民地連在一起。

這兩大總督區的非人夠多了,林奇不想要更多。而且,在大戰結束時,林奇私下讓兩地的總督鼓勵非人遷移到同盟國的殖民地,提供武器給他們搶佔地盤,比如剛果、羅德西亞、南非等地區。

膽子大的酋長,帶著部族直接上。在第一批人吃到螃蟹後,其他部族紛紛一擁而上,在漢斯國接管前,從安哥拉和莫三比克遷移的部族數十個,人數多達兩百萬。

對於兩塊殖民地,林奇沒有完全放開,畢竟伊比利亞人太少,投資過多有風險。兩地的資源開採由皇室商團把控,工人一半來自本地非人。

在殖民政策下,能當兵和成為工人的非人是有限的,獲得機會的人會十分珍惜,這也是政策想要達到的效果。

林奇的大帝國同化策略在慢慢推進,等加上核心烙印,誰都別想分離出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