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北上抗倭 (第1/6頁)
建業事變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和平落幕,曹綾站在營帳前,望著遠方即將啟程的軍隊,心中既有解脫也有沉重的責任感。她深知,這一場轉變不僅是對她個人意志的考驗,更是對整個大魏命運的抉擇。
隨著曹綾一聲令下,十五萬精銳水陸並進,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前往遼東的征途。大軍所過之處,原本寧靜的土地已是一片戰火紛飛,狼煙四起。沿途所見,皆是倭寇留下的痕跡——燒燬的村莊、荒蕪的田野、以及那些無助逃難的百姓。
一日黃昏,曹綾騎馬緩行於隊伍之前,偶然間遇到了一群從遼東南下逃難的百姓。他們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眼中滿是對未來的絕望。曹綾停下馬,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幕,心中湧起無盡的愧疚與哀痛。
“唉,是我害苦了你們。”曹綾輕聲嘆息,聲音雖輕,卻充滿了自責與無奈。她深知,如果不是自己之前對吳國的執念,或許能更早地察覺並防範倭寇的威脅。
大軍繼續前行,終於抵達了錦州城下。望著這座曾經繁華如今卻滿目瘡痍的城市,曹綾的心中更是五味雜陳。她緩緩走下戰馬,踏上這片被戰火摧殘的土地,目光所及之處皆是荒涼與破敗。
“如今的遼東,可謂是生民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曹綾的聲音中帶著幾分哽咽,她彷彿能感受到這片土地上每一個亡魂的哭泣和每一份未了的哀怨。
“若不是我允許倭國在遼東活動,奈何如此?如今倭寇侵略,是我的錯!”曹綾的自責之情溢於言表,她深知自己作為領導者所應承擔的責任與後果。
此時,杜預悄然來到曹綾身旁,他深知曹綾心中的痛苦與掙扎,於是輕聲勸慰道:“校長,天有不測風雲,世事難料。當年卑彌呼女王與我大魏確實是盟友關係,我們自然沒有防備之心。然而世事變遷,新倭王卑彌佐撕毀盟約、侵入我遼東乃是他們背信棄義之舉,非我們所能預料和控制的。您無需過於自責,眼下最重要的是團結一致、共抗外敵。”
曹綾聞言,輕輕點了點頭,但眼中的憂傷卻並未完全散去。她深知杜預所言非虛,但她也明白自己心中的那份愧疚與自責將伴隨她直到這場戰爭結束。
於是她深吸一口氣,振作精神,轉身對全軍將士高聲喊道:“將士們!我們是大魏的兒女!是這片土地的守護者!如今倭寇猖獗、百姓受苦!我們要以雷霆萬鈞之勢將他們驅逐出境!為了遼東的安寧!為了大魏的榮耀!衝鋒吧!”
隨著曹綾的一聲令下,全軍將士齊聲吶喊、士氣如虹。他們知道,這場戰鬥不僅是為了國家的榮譽和領土的完整,更是為了那些無辜受苦的百姓和那片曾經繁榮富強的遼東大地。
隨著倭國鐵蹄的肆虐,襄平和幽州的陷落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魏國的心湖,激起層層漣漪。
曹綾站在臨時搭建的指揮台上,望著遠方被戰火蹂躪的土地,眼中燃燒著不滅的火焰。參謀總長杜預快步走上前來,手中緊握著地圖,神色凝重卻又不失冷靜。
“校長,目前形勢危急,襄平的失守不僅讓樂浪、帶方兩郡孤立無援,更讓遼東門戶大開。並且由於幽州淪陷,遼西與遼東之間的聯絡幾乎斷絕。我建議我們立即行動,首先收復襄平,重振士氣,恢復旅順港的控制權,重新掌握遼東水陸門戶,把剩餘的敵人困在關內,關門打狗,再徐圖收復幽州。以此作為反擊的跳板。”杜預的話語堅定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曹綾凝視著地圖,眉頭緊鎖,片刻後,她毅然決然地點了點頭:“杜預所言極是,我們不能再讓敵人囂張下去。傳令下去,全軍整備,即刻向襄平進發!”
然而,當曹綾率水軍抵達襄平時,面對的卻是一個沉浸在勝利喜悅中,幾近腐敗的倭國軍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