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67章 剩下的一個空缺,就給包拯吧 (第1/2頁)

加入書籤

朱元璋思索一番,神情就有些複雜。

欣喜難抑。

卻又皺著眉頭提出疑問道:

“這是咋回事?怎麼咱的畫像是在一百文上頭,其他的鈔都比咱大?!”

陸知白笑盈盈地說:

“因為越小的錢,流傳越廣啊。”

但說著,也皺起眉頭來,同樣有些為難:

“但整套寶鈔如何定版,確實是個問題。這些圖案,我也不知如何排序……

原本,還應當有一張是華夏始祖軒轅黃帝,卻不知該排在哪裡。

依照兒臣的設想,往後經濟發達了,也要提高寶鈔的最大面額才是~誰還能在黃帝上頭呢……”

朱元璋點著頭,把新版寶鈔一張張攤在桌子上,再次仔細檢視,說:

“你所言也有道理。咱覺著,減少一些面額,這是對的,明明就可以加加減減……

此外這鈔,雖說沒那麼大了,卻更為厚實,想必可以用得更久。”

陸知白不斷點著頭。

靜默了好一會兒。

朱元璋裝作漫不經心地說:

“至於在紙鈔上印咱的畫像……

是不是有些,驚世駭俗了,恐怕,不妥吧?”

雖然皺著眉頭,嘴裡說不妥,卻沒有絲毫怒色。

陸知白又不是瞎子,自然看在眼中。

古人就是這樣,哪怕合理合法地登上皇位,也要群臣再三勸說,三請才受。

絕對不能表現得太迫切,給人留話柄……

陸知白忍著好笑,神色嚴肅地勸道:

“陛下和母后乃是開國帝后,如果這都沒資格登上大明寶鈔,天底下其他人就更加沒有資格了。

包括以後的皇帝,也都是沒有資格的。唯有開天闢地頭一回,這才作算。”

朱元璋微微頷首,抬眸瞥了他一眼。

又繼續看寶鈔。

陸知白又說:

“兒臣聽聞,以往的朝代,許多民眾兩耳不聞窗外事,過得糊里糊塗,甚至連當時是哪朝哪代都不知曉。

所以兒臣大膽地想,天下流傳最廣莫過於錢幣,若在其上繪圖,便可使天下人都識得帝后形象……”

朱元璋眉頭微微一挑。

陸知白又想起一事,連忙說:

“這影象乃是線條畫,重在神韻,絕不會洩露真實面貌……”

這主要是防刺殺。

朱元璋淡淡的說:

“你倒是考慮周詳。只是這圖案,咱覺得有待商榷……”

陸知白點頭:“此乃大事,需要陛下定奪。”

朱元璋眯著眼睛:

“咱與皇后,皆有正像一幅。

不過,若太文雅,恐失威嚴,所以,咱還需有戎裝一幅……”

陸知白兩眼發亮,演技到位:

“哎呀,陛下真是高見!以陛下之文成武德、文治武功,理應如此啊~”

朱元璋帶著一絲得意之色,只微微一笑,又說:

“但還剩下兩幅圖,究竟該用什麼形象?

孔子,乃是萬世師表,若是印上,有教化之用。可是有些儒生……”

他說著說著,眼睛微微一眯,徐徐道:

“科舉有個不好的地兒,那些中舉的,許多覺得是憑自己本事考上的,跟咱沒啥關係……”

陸知白避開此事不提,說:

“兒臣倒有想法,萬里長城,也可做一個圖案,願大明河山永固。”

朱元璋目光大亮,朗聲說:“好!”

他又思索片刻: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已是人盡皆知,朝廷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