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0章 改制,建立行政制度 (第1/2頁)

加入書籤

土地制度初步確定,相信這些政策,是能夠吸引大批移民過來的。

但隨之而來,又一個大問題:制度

目前,他們的制度就是個草臺班子,四不像;

前期只有數千人,作為一個臨時組織管理沒問題的;現在已經有四萬多人,有些捉襟見肘,並且很多職能沒法實現。

但是隨著人口增多,現在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葉靄亭是負責整個農場管理,他率先說道:“我們目前的制度已經完全不適用,目前的管理很吃力。”

他繼續說道:“如果有新移民過來,我們要建立戶籍制度、土地制度、稅收制度等等,還是以公司管理,恐有不妥。我們需要建立行政制度,和目前的公司制度分開,後續移民到來才能有效的安排好。”

馮瑞科一直都是負責大方向,以及負責解決機器方面的事兒,對於詳細管理,他都是直接放權給葉靄亭,所以這方面他還真沒有在意。

聽葉靄亭這麼說,他也知曉確實該改變了,說道:“我們確實不能再像草臺班子,一切都需要正規化、制度化。”

“靄亭,你有什麼想法,大家也可以集思廣益,共同完善制度。”

葉藹亭說道:“天養,要不直接採用清國的制度?”

“現在我們可以按一個縣級行政制度來規劃,將新城命名為藍田縣。”

葉藹亭是總督之子,對中國封建王朝一直實行的制度非常熟悉,他也能很快上手。

馮瑞科回答道:“行,你最有經驗,可以參考,但權責可以劃分更細。我們是從無到有,我希望有個全新的制度,新的氣象;”

馮瑞科知道,封建社會的制度,各級用了幾千年,雖然很成熟,但一些部門的權利太大,不適合未來社會的發展速度。

比如一個戶部,既負責戶口、又要負責收稅、還要負責賬務。

但是,縱觀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史,自秦國推行郡縣制以來,任何朝代的基層政區都是縣,也從來沒有被取消過。

縣作為地方行政層級的基層政區,是相對穩定的。

所以縣這個單位,還是必須要保留的,藍田縣這個名字不錯。

明清時代,縣裡的三班六房,三班是指皂班、壯班、快班;六房對應朝廷六部,分為禮、吏、戶、工、兵、刑六個部門;

馮瑞科的想法是,將職能再細化,避免以後相互推諉;當然,也不可能直接按照前世的制度,前世那個時代,各種部門太多,一個縣有近200個。

“先以現在所遇到的情況,籌建一些部門,後續再慢慢補充吧。咱們先在藍田縣,試驗出一個模板,未來其它地方可以套用。”

馮瑞科也知道,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貿然確定,需要時間來試驗完善。

但作為未來人,大方向,他還是可以把控的。

眾人群策群力,討論後,成立縣級部門如下:

財政局:比前世財政局職能大一些,除了負責錢財的支出、審計等,還要負責其它物資的採購、管理、分發等,相當於兼了後勤的事情。

以後可以考慮再分,主要是現在馮瑞科缺人,讀書識字的人。

建設交通局:目前負責房屋規劃、建設,全縣的道路等級規劃、驗收、制定標準等;

經濟局:掌管目前的各工廠,以及後續對外貿易;

這兩部分,其實就是把以前談新知的建設部分成了兩部分。

國土資源局:負責農、牧、林的規劃和開發等,以及後續華工分配土地;

民政局:負責華工落戶,結婚,退伍軍人安置等等事宜;

移民局:負責移民招募、移民運輸和移民安置工作。

警察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