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7章 仕途 (第2/4頁)

加入書籤

中,幹個看似風光、卻是路人甲的近衛,然後慢慢耗資歷!

又次一點的,拼著死學或關係,考入國子學、太學,畢業後再進入六部三臺九寺五監,幹個小差事!

再次一點的,透過關係進入到全國各郡縣中,當一個非公務員的地方府衙聘用的書佐等小吏。

在再次一點的,啃老!

對,就是啃老!

啃老這玩意兒,華夏早就存在了!

大隋朝當個公務員,咋就這麼難呢?

這還得說說大隋朝的選官體系。

在隋以前,人們要做官,主要靠門蔭入仕。

啥是門蔭入仕?

就是你小子要入仕為官,就得憑藉父祖官品、門第或其他硬槓槓入門。

這,就是延自西周時期的世卿世祿制!

大隋立國,門蔭制度還是帝國朝廷選官入仕的重要途徑。

現在大隋朝的絕大部分五品官員,就是靠這個制度走上公務員的崗位。

不過,老早的門蔭入仕制度,都是世襲。

但它的惡果,就是讓政治生態一潭死水,活力低下。

更可怕的,就是階級固化、社會矛盾橫生!

結果,就是王朝變化,同時進行也讓門蔭制度也在漸漸變弱、變廢。

商鞅變法,廢除了世卿世祿制,改為軍功授爵制度。

兩漢時期,選官制度進化成為任子制,“少以父任,兄弟併為郎。”

說白了,就是嫡子繼承製。

魏晉南北朝時期,落魄寒門弟子,奮力崛起,勢力上升。

官分九品,身階有勳,勳爵制產生!

文帝的選官制度,吸收前朝各代的優點,自成體系。

怎麼個自成體系法呢?

那就是,門蔭制度與官員官階制,二者緊密結合。

就是說,給你一張表,你的嫡子嫡孫要門蔭啥樣的散實官,是嚴格對應你小子現在的本階官品。

怎麼說?

首先,一個大條件,大隋的門蔭制度只對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員開放!

特權,妥妥的特權!

這就是為什麼說,在大隋,你只有進入五品官,才算是妥妥的高官。

就像阿布的前世,華夏的真正的官員起步,必須是縣級實權正處才算。

其他的,就是個吏!

其次,就是門蔭對照表。

一品官,嫡子循例可直接獲得五品散實官階,除儀同外,也可任千牛備身。

二品官,嫡子可從親衛或太子千牛起家。

三品官,嫡子可從親衛或太子親衛起家。

四品官,嫡子依例從勳衛或太子勳衛起家。

五品官,嫡子可蔭為翊衛!

怎樣?

謹慎,嚴密,清晰、生動。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只能會打洞!

如此一來,是進步了,但同樣忽視了廣大中低階官員群體的政治利益。

這群人,規模更大啊!

畢竟能攀登到五品高位的,屈指可數,也沒有那麼多五品的位置設定啊!

最最主要的是,文皇帝還是個勤儉節約、摳摳搜搜的主!

他不僅生活節儉,而且大力提倡精兵簡政。

這,就更讓廣大的啃老族的規模,擴大!

縱觀大隋,廣大準啃老族入仕的途徑,門蔭當然是最便捷最主流的途徑。

可是,門蔭制度也只能解決五品高官及以上的嫡子入仕門檻問題。

要想當個真正的官,可還得看機遇,或者慢慢的熬!

有資料表明,當前大隋的五品以上高官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