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0章 走廊 (第1/4頁)

加入書籤

而在祁連山脈以北的平坦走廊上,則是一座座高大雄壯的城池。

大城周圍,是一片片巨大、平整的農田。

阡陌縱橫,水渠交錯。

早些年,因為朝廷西部多處用兵,為解決糧草運輸的巨大矛盾,河西之地進行了大規模的屯田。

而大量軍隊的屯駐,既保證了整個西部的安寧,也為開發河西走廊、屯田墾地,提供了大量的勞力。

河西走廊的田地,大多為屯田,均田非常稀少。

而屯田,又分為軍屯、犯屯、營田。

其中,又以軍屯和犯屯為主,營田輔之。

所有河西走廊一帶,張掖郡的屯田最為興旺和發達,這與當年治政官員力主水利、大興溝渠的作為密不可分。

而河西之地的郡令縣官,大多都是皇帝的親信和死忠,能力也大都處於中上之資。

故而,朝廷的政令,能夠非常快速而徹底的貫徹下去。

而豐沛的祁連山雪水,又為這些屯田提供了足夠的水源。

按照當地軍民的說法,金張掖的土地,是能夠喚醒的金土地!

在這片富饒的大地上,生活著各族百姓,漢,粟特、突厥、回鶻、吐古渾、匈奴、氏、羌、吐蕃、党項等。

涼州十城,漢人只佔三成,胡人盡佔七成。

漢人多以定居農耕為生,其他各少數民族則多以遊獵放牧過活。

多民族的混雜融合,讓以金張掖為核心的河西走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質。

然而,近幾年,伴隨著中原地區的亂起,河西走廊上民族矛盾和不和諧的聲音漸漸泛起。

其根源,既有治政不善的問題,也有不明勢力的背後挑唆,還有就是屯田與牧場之間互相爭奪土地的長期矛盾。

特別是在老一代卓越執政官的陸續老去和離開之後,新一代河西走廊官僚的軟弱和腐敗,其副作用開始放大和凸顯。

結果,是嚴峻的!

屯田的管理,開始變得混亂無序。

屯軍失控,逃離現象嚴重。

屯地荒蕪,屯糧銳減,溝渠廢弛……

與此同時,隴右牧下的官營牧場,也出了大問題。

河西走廊,僅以牧場而論,歷來都是南北各族追逐的風水寶地。

也因此,這一塊神奇的地方,也是那些縱橫捭闔的英雄人物,肆意揮灑熱血的舞臺。

中原王朝,從漢時開始,就一直在河西走廊施行徙民實邊、耕戰一起的政策。

漢武帝時,“斥塞卒六十萬人戍田之”。

歷代王朝,也是在不斷屯駐大軍的同時,也持續不斷地將募民、流民、罪囚等漢民,不斷地遷往河西走廊。

到了廣皇帝時期,按照楊子燦的剿匪之移民實邊策,更是將大量的山東、江淮、河南之地的亂民、災民,大規模地遷移至此。

其數,逾兩百萬。

近些年,又有大量的中原百姓,迫於生計和戰亂,也紛紛自發地前往河西走廊沿線。

漢族人口的持續增加,一方面為河西走廊的農業開發提供了大量的農耕人力,同時也壯大了大隋西北邊疆的軍事實力。

然而,任何事都有兩面!

先進的耕作灌溉技術,強大的武備力量,帶來的是快速的農墾土地面積闊張,以及一片片巨大的官方牧場。

這些符合帝國執政者主觀意願的結果,恰恰與長居於此的各民族的利益產生了矛盾。

他們的生存,更加嚴重依賴氣候環境和水源草場。

爭奪土地資源,這個矛盾很尖銳!

氣候變化,水源減少,適合放牧的草原面積開始縮小,農牧分界線不斷北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