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三叉戟飛艇 (第1/2頁)
西曆1637年,12月。
馬建國在處理完工作後準備下班,但今天他下班後還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去科學院參觀新發明。
經過多年的努力,澳宋搞定了在地上跑的火車,水裡遊的海軍蒸汽船,現在就剩天空這一塊拼圖了。
而就在幾天前這塊空白的拼圖也被澳宋填上了,澳宋科學院成功製造出了穩定可以量產的飛行器了。
但這個飛行器並不是飛機,而是飛艇。
對於目前的澳宋而言飛艇可是一個好東西,它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用於軍事偵察,地圖測繪,氣象,載人運貨等等領域。
馬建國到達了科學院的實驗場地後,他先和在場的科研人員握手,然後發表了一番講話。
等這些常規流程都走完了以後,工作人員正式在馬建國面前測試飛艇。
看著飛艇在天上左右移動,馬建國的心癢癢的,他也想上天去看一下,平時他只能在國家大樓的頂層俯瞰新安。
而且由於新安城市規模擴張和高層建築不斷出現,現在在國家大樓樓頂已經不能看到整個新安的風景了,只能看見城市一角。
所以馬建國想上飛艇飛到天上去看看新安的全貌,看看這些年穿越眾的執政成果。
但是他的願望不出所料的被拒絕了,雖然飛艇經過多次測試已經可以確定其安全性了,但畢竟是飛在天上的東西,只要出了問題地面的人救都救不了。
馬建國作為澳宋目前的領導核心怎麼可能讓他上去,只要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會有危險都不會讓他去冒險。
眼見上不去,馬建國開始問起了飛艇的資料來。
“我們所製造飛艇效能非常優異,借鑑了齊柏林飛艇的設計。”
“我們這個是縮小版,但功能卻一點都不少,不過由於工藝和技術原因,在資料上遠遠不如齊柏林。”
“由於沒有搭載發動機時速最大能到100公里,轉向也有些困難,最高能飛上1.5公里的高空,載重1噸。”
“但已經可以滿足目前的需要了,甚至可坐著它漂洋過海。”
聽完科研人員的報告後馬建國滿意的點了點頭,立馬誇讚道:“很不錯,那麼量產型怎麼樣?”
馬建國對於是實驗室裡的資料不是很看重,他最看重的是量產型的資料怎麼樣。
“量產型會根據實驗版進一步縮小減少成本,當然資料也會受到影響,不過具體影響多少隻有估值,只有等正式試飛後才能測出來。”
雖然馬建國沒有聽見到具體的資料,但是他並沒有不滿。
因為這和澳宋目前的科研模式有關,由於經費充足,澳宋的原型機為蒐集更多實驗資料測試技術極限會瘋狂往原型機上堆料。
導致原型機會比量產機強的多,其實一般而言定型量產機會比原型機更優秀更穩定,畢竟經過進一步測試和迭代了。
但是由於吧,澳宋目前實驗室中的技術領先外面的技術太多了,就導致量產機必須閹割處理,有一些材料也必須出於保密或者成本的目的更換。
就拿目前的飛艇來說吧,為了測試技術用上了鋁合金,量產版暫時肯定用不起鋁合金,只能用其他效能差一點的材料代替。
導致澳宋目前的研究跟小日本的“決戰兵器”一樣,原型機可以吊打量產機。
就現在澳宋的發電量,生產的那點鋁合金就夠實驗室用,外面根本買不到,就算可以用錢來量化,也沒人願意買來造飛艇,現在鋁比黃金值錢。
而且澳宋定期就會向歐陸市場投放一些鋁來割韭菜,趁著現在鋁還在實驗室階段趕快賺這些錢,等以後電解鋁技術在澳宋普及了以後就不值錢了。
“對了,這艘飛艇的名字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