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06章 大明故地,四大汗國 (第1/3頁)

加入書籤

1689年,中俄在尼布楚簽訂中俄之間第一份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也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締結的第一份國際條約。

《尼布楚條約》劃分了中俄兩國東部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使中國東北邊疆獲得了一個較長久的安寧。

但是沙俄從來沒有放棄侵佔黑龍江地區的野心。

沙俄對中華的威脅不亞於日本,解除沙俄和日本的威脅,將是大明未來最大的戰略任務。

沙俄的歷史還得從蒙古帝國說起。

蒙古帝國除了佔據中原的元帝國外,還有四大汗國,分別是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

窩闊臺汗國由窩闊臺汗之孫海都依靠武力擴張建立,統轄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都城位於新疆額敏縣的也迷裡城。

蒙哥當選蒙古大汗後,窩闊臺後裔逐漸失勢。海都為人聰明能幹而狡詐,逐漸糾集部眾,勢力日盛,成為窩闊臺系諸王的首領。

海都認為蒙古大汗之位應屬於窩闊臺家族,遂積蓄實力,聯合金帳汗國,圖謀與忽必烈爭奪蒙古帝國大汗寶座。

1269年,海都建立窩闊臺汗國,發動叛亂,奪取了天山以南大片土地,並數度侵入漠北,甚至攻取和林。以致忽必烈徵調攻宋的伯顏軍北上平叛。

1301年,海都戰敗,死於退軍途中。1306年,海都之子察八兒率部歸順元朝,窩闊臺汗國滅亡,成為蒙古四大汗國中壽命最短的汗國。

伊利汗國是成吉思汗之孫、拖雷之子旭烈兀在西亞所建立的政權。都城位於伊朗亞塞拜然大不里士城。

鼎盛時期疆域,東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與察合臺汗國和印度為鄰,西臨地中海,包括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與埃及和歐洲相望,南抵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北至高加索山與花刺子模、金帳汗國接壤。

1335年,第九代大汗不賽因死後,伊利汗國迅速瓦解。權臣、統將各自擁立傀儡可汗,國家分裂成東波斯、阿富汗斯坦的卡爾提德王朝,西波斯的穆札法爾王朝和札剌亦兒蒙古人的札剌亦兒王朝,小亞細亞的楚邦王朝,互相攻殺。

1355年,金帳汗國的札尼別汗攻入大不里士,伊利汗國滅亡。

伊爾汗國既為歐、亞兩洲文化薈萃之地,又是重要交通樞紐,與元朝關係密切,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往來。

伊利汗國在西亞上承阿拉伯帝國、花剌子模帝國和塞爾柱帝國,下啟帖木兒帝國、薩法維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在世界史和中國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察合臺汗國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封地,都城位於新疆霍城東北的阿里麻力。鼎盛時期疆域東起吐魯番、羅布泊,西至阿姆河,北至塔爾巴哈台山,南至興都庫什山。

蒙哥大汗死後,成吉思汗家族內部爆發了長期的爭奪汗位的鬥爭。忽必烈、阿里不哥、海都等都企圖佔據察合臺汗國,該地區成為角逐之地。察合臺汗國長期處於混亂動盪狀態。

1346年,察合臺汗國分裂為西察合臺汗國和東察合臺汗國。西察合臺汗國以撒馬爾罕為中心,統治河中地區。

東察合臺汗國以阿力麻裡為中心,統治南疆地區喀什、吐魯番一帶。1418年,遷都到伊寧的亦力把裡。東察合臺汗國也稱亦力把裡國。

西察合臺汗國長期處於混亂動盪中。1370年,西察合臺汗國合不勒汗逝世,蒙古貴族帖木兒奪取西察合臺汗國政權,建立帖木兒帝國。

東察合臺汗國蒙古貴族各部長期各自為政,互相攻殺。

1514年,東察合臺汗國滿速爾汗的三弟賽依德建立伊斯蘭教地方政權葉爾羌汗國,首府葉爾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