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1章 黨錮之禍2.0 (第1/2頁)

加入書籤

處理宦官,約束宦官,那是應有之義,特別是那些惡貫滿盈、玩弄權術的大宦官。

但是為什麼要把矛頭指向全部的宦官?為什麼要計劃著將所有宦官都處死,讓宮裡面都沒有宦官?

——要說是為了削弱太后的力量,讓大權全部歸於朝堂的官員,或者說竇武和陳蕃的手中,那確實應當處置太后常用的宦官。

但這絕對走不到要處置所有宦官的地步。

斬斷太后的臂膀,只要讓他困於宮廷,不能獲知到最新的朝堂訊息,周邊沒有什麼有能力的可用之人,就可以了。

所以還是那句話,要做到這一步,根本不需要把所有宦官都幹掉,以至於所有的宦官都站在對立面的地步。

竇武和陳蕃是怎麼想的?不會真的是覺得所有的問題都源自宦官,只要清理掉宦官這個群體,就能夠天下太平吧?

即使他們真的是這麼想的,他們難道就沒有考慮過成功的可能性嗎?

雖然陳蕃有自己的門客,竇武能夠調動一部分禁軍,但這股力量也依舊不夠保險。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他們太磨嘰了。

既然想要將宦官一網打盡,他們手中也確實有一部分兵力,那麼就應該直接設下陷阱,立刻動兵,把他們全部消滅。

而不是還一直想要走什麼程式,還把這些計劃寫在了奏疏之中呈交給太后——就算沒有被宦官看到,太后也基本不可能支援。

所以,這兩人這麼做是為的什麼?

最後,只要他們還是這麼磨嘰,就還是會拜倒在宦官的手底下。

宦官的行為,才是值得稱道的、可以肯定的政變的例子。

至於最後那個問題……那完全可以說是朱翊鈞從自己的經歷出發,有感而發。

太后不願意處置所有宦官,難道皇帝就願意了嗎?

陳蕃和竇武此時一定要處置全部宦官,給太后施壓,某種程度上講,不就是藐視皇權,不僅不把太后放在眼裡,還不把皇帝放在眼裡麼!

只有不把皇帝放在眼裡,不在乎皇帝,並不真正從內心尊奉君主,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皇帝身邊也是有宦官隨侍的,如果真的要處置所有宦官,那皇帝身邊的人是不是也要處置?一個皇帝,連自己的身邊人都保不住?

從這個角度講,朱翊鈞還是挺討厭陳蕃和竇武這樣的官員的。

[明武宗:誰知道呢,大約還是自覺自己才是主人,完全忘了皇帝和太后,心裡面壓根不覺得自己是臣子吧。]

[明憲宗:總歸陳蕃和竇武的舉措是失當的,就算不談他們的打算,在如何處置宦官這一點上,他們也沒有采取最好的方案。]

別的不說,看唐朝的那些個政變,哪一個不是當機立斷,哪一個不是雷厲風行……只要拖延了,只要自覺勝券在握而放慢了速度,那麼最終迎來的也必然是失敗。

再比如東漢自己的政變,也全部都是果決狠辣,沒有一個成功的不是毫不猶豫的。

[明太祖:透過這個例子,更能夠顯出宦官的可怕危害,我大明決不能給宦官權力,更不能出現這樣的宦官!]

朱元璋見縫插針,再次嚴厲訓導兒孫們。

雖然確實這一次事件中,宦官的行動可圈可點;可越是這樣,越證明了宦官的危害性,證明了他們能夠帶來怎樣的破壞。

所以,大明絕對不能出現這樣的事情。

【也就在這一次政變的過程和後續中,第二次黨錮之禍出現了。】

【竇武和陳蕃身死,竇武本人的宗親、門生弟子、賓客、姻親都被牽連其中,族滅,竇武的孫子得人搭救倖免,陳蕃的兒子也僥倖逃脫;】

【位列九卿之下的官員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