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1章 走投無路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個問題,劉徹早就想問了,只是一直沒有問出口而已。

但是現在,他實在是按捺不住了,於是乾脆在“歷代·君主”中直白地表達了自己的疑問。

[隋文帝:……]

楊堅被劉徹這麼一問,只覺得根本無法回答,無話可說。

他怎麼教的兒子?楊廣為什麼會長成這副樣子了?

他也很想知道啊!

為什麼,他楊堅一世英名,雄才大略,怎麼就生出了楊廣這麼個兒子?

說實話,如果楊廣真的是什麼不世出的天才,把大隋帶上了全新的高峰,讓大隋超過了前面的所有王朝、被天下人承認,那楊堅……也不是不能原諒一下他在自己死亡之中動的手腳。

但是,楊廣他不是,不僅不是,他還是一個把大隋帶到前所未有的低谷的人。

雄厚野心是有了,卻偏偏一點也不切實際,分明是能夠增加名望、提高聲譽、弘揚國威、惠及千家萬戶千秋萬代的事情,卻能被楊廣辦成這個結果!

自古以來,修運河的皇帝少了嗎?可這些皇帝即便不因此被人感激讚譽,也基本上沒有變成楊廣這個樣子;對外出兵的皇帝少了嗎?而這些皇帝雖然有不少有了個窮兵黷武的名頭,卻也不至於引得天下大亂國家傾覆。

楊廣要做的這些事情,本身都並不能直接算是壞事,屬於是有利有弊、影響如何全看運作方式和過程——結果楊廣還真就一點餘地不留地全部變成了天大的壞事!

他到底是怎麼長成這樣的?

楊堅自問自己也不是個這樣行事的人,楊廣作為自己的兒子,看自己的行事也不應該學成這個樣子;皇后雖然有些方面有點……但是她也不是這種行事風格的人……

至於說朝中的重臣,如今被自己倚重的那幾個,也都不是如此;楊廣的妻族蕭氏中的有能為的人物,也同樣不是這種風格……

這……莫不是楊廣他自己長成了這個樣子?

這種理由,稍稍安撫了一下楊堅,但也做不到讓他徹底釋然。

畢竟,他是真的有皇位需要繼承。

次子如此,長子也那樣,三子四子五子……楊堅陷入了和獨孤伽羅一樣的沉思之中。

-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不僅勞民傷財,致使大量百姓和士卒身死,還導致了大批隋朝士卒乃至百姓被高句麗俘虜,難以歸國。”明朝,有幾名學子聚在一處嘆息道。

在這三徵高句麗的過程中,大量的百姓在隋朝國內死去了——因為飢餓,因為勞役,因為天災,因為前面一些原因帶來的病痛;大量計程車卒在戰場上死去了,大量被徵發的民夫也在戰場上死去了。

除了身死的人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包括士卒與民夫,被高句麗俘虜,身陷敵國,抱以期待的皇帝和國家並沒有來就他們,皇帝在高句麗王宣稱稱臣納貢、放歸俘虜後便心滿意足地班師回朝,一點都沒有考慮一下高句麗這說法是真是假。

等到唐朝建立,貞觀年間,唐太宗派遣使者出訪高句麗,還能見到大量的隋朝子民,“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何其悲哀!

古往今來不論如何,中原子民都還是講求一個落葉歸根,除非是那等天災人禍之下四處逃亡,只求活命而根本顧不得其他的情況。

況且,即便是這種例外情況,也總有些人會在安定下來之後嘗試聯絡家鄉。

再者,大多數情況下,逃亡求生也基本上還是在中原大地之中。

而這些被俘虜的隋朝人呢?

這都不是什麼簡簡單單的來到了異地他鄉,而是到了異國他鄉!不僅非隋朝天下,甚至是非中原天下。

這種情況如何不讓任何一個知道這件事情的人為之傷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