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大漢貨幣戰爭 (第1/2頁)
“負不負朕所託,不是嘴上說說就行的。”
“要看你怎麼辦。”
“這次通商,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和吳國那邊通個氣。”
“再怎麼說,咱們也是盟友。”
“最重要的是得告訴吳國的那些商人。”
“什麼大泉當千就不要拿過來做買賣了。”
“朕只認五銖錢,要麼就拿實物來換。”
“偽朝的五銖錢倒是可以收,但是一定要看清楚材質,劣質五銖不要。”
“當然,鐵錢也不要。”
因為三國時期的連年征戰,導致漢魏吳三國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財政短缺。
為了應對這種財政短缺,三國不約而同的採取了同一個措施,大量鑄幣。
由此也引發了一輪國家貨幣的信用危機。
比如魏國已經到了以物易物的階段。
而漢吳兩國則發行大額錢幣,比如直百錢,當千錢。
好在當權者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魏國曹叡上臺後,立刻開啟改革,算是穩定住了貨幣。
而大漢以蜀錦作為錨定物,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直百錢保留了該有的價值。
只有吳國,當千錢連自己都不用,民間要麼以漢五銖交易,要麼以物易物。
“另外,樊卿。”
被突然叫到的樊建立刻躬身道:
“臣在。”
“從籌備到正式開市,少說也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這段時間朝廷需要新鑄一批直百錢。”
“這些錢要和現行直百錢有所不同。”
“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兩個東西。”
“數量就以今年蜀錦產量兩倍為基準,保證這些錢能夠具備實實在在的購買力。”
“等這批錢鑄好之後,就送到建平。”
“在別的地方朕不管,但是在建平這個地方,就只能用這批新鑄直百錢來進行交易!”
聽到劉諶的話,樊建和糜照臉上都露出不解之色。
直百錢懂,用新直百錢也懂,但是你能管得了自己人,還能管的了偽朝和吳國的人?
“陛下,各國錢幣都有所不同,如何讓他們用咱們的新鑄直百錢?”
“況且這直百乃是大漢的錢,無論是偽朝還是吳國,都是不承認的!”
說不承認也只是官方不承認罷了,最起碼在民間,大漢直百錢還是具有相當的購買力的。
“這個簡單,在城中設立一處兌換點,以偽朝和吳國的錢等價值兌換新鑄直百。”
“等到他們離開的時候,再去兌換點把他們手裡的新鑄直百換成各自國家的錢。”
“總之,要在最快的時間裡,把這些新鑄直百錢滲透到這些商人們在建平的日常交易中。”
“讓他們覺得,大漢的直百錢就是這世上最值錢的錢!”
樊建身為大漢尚書令,但是平時從來都沒有在意過具體的錢的事。
因為在他看來,只要把國家治理好,錢自然就來了。
而糜照雖然是商賈之家出身,但做的也是買進賣出的買賣。
也沒有在錢這種事上思考過。
反正朝廷發行什麼錢,就用什麼錢唄。
大不了就是個價值兌換。
陛下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重新鑄錢?還要以銅和金作為原材料。
看著兩人臉上疑惑的表情,劉諶心中也不禁感慨,多活一世的好處就在這。
能比這些古人多不少經驗。
他們哪裡見過沒有硝煙的戰爭。
“朕知道,這件事做起來肯定會很麻煩。”
“一開始這些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