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1章 江東傑瑞,不愧是你 (第2/3頁)

加入書籤

預把話說完,劉諶就已經感到汗流浹背了。

原本以為自己的一封詔書,能夠從上到下凝結所有的力量共同對付曹魏這個敵人。

卻忘了百姓眼裡,吃飽飯才是 第一位。

劉諶這也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知道什麼叫肉食者鄙。

是啊,後世的自己作為平民百姓的時候,經常在網上胡侃國家大事,但真到了現實裡,還是要先考慮吃飯的事。

兩個超級大國高層都快博弈出腦漿子了,也沒見直接斷了民間的貿易往來。

因為誰都不是傻子,誰都知道百姓們還是要吃飯的。

“以宗卿之見,咱們該怎麼辦?”

聽到劉諶的話,宗預知道自己的勸說 起作用了。

心裡之前積攢的那點擔憂也一掃而空, 一個好的君主,不一定需要他有多大的能耐。

只需要他能夠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有想要改正的動作,這就足夠了。

一個國家機器,從來都不是一個人能夠主導的,要不然皇帝為什麼需要大臣?

“一時半會兒,陛下倒也不必太過憂心,從朝堂到民間 ,總是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反應過來的。”

“到時候陛下一定能找到解決之道。”

宗預雖然被加官為太尉,但是他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武將,同時,他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官,如果非要劃分的話,宗預其實更適合於幕僚那一類的人才。

所以在聽到宗預的回答後,劉諶倒也沒有表現出什麼意外。

還是得靠自己啊!

“不過詔書已下,大漢和偽朝已然進入了敵對關係。”

“宗卿曾經出使過吳國,所以朕想問問宗卿,吳國君主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雖然歷史上對於 魏蜀吳三國的 關係記載相當清晰,但是等到真正身處這個時代,劉諶才發現歷史其實也就那樣。

都是有人為的主觀性在裡面的。

所以想要知道些什麼,還是問問時人比較好。

而作為曾經出使過吳國,且碩果僅存的宗預,就成了自己最好的詢問物件。

聽到劉諶的話,宗預稍微沉吟了一下說道:

“當年臣出使吳國的時候,吳國的皇帝還是孫權。”

“此人雖然有進取之心,但主要還是想著佔據江東一隅以自保。”

“所以無論是偽朝還是丞相,都沒有太把對方放在眼裡。”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吳國會在關鍵的時候偷襲自己。”

“不過孫權不是傻子,知道無論是 漢還是吳,都不可能單獨的對抗偽朝。”

“所以丞相當初派鄧芝出使吳國的時候,其實也正合孫權下懷。”

“等到孫權再次蠢蠢欲動的時候,丞相也是派臣出使吳國打消了對方的念頭。”

“所以臣以為,咱們依然得沿用丞相和吳國的外交方式,儘量與其修好。”

劉諶在聽到宗預的話之後,點了點頭,雖然現在孫權已經死了。

但是距離他死也不過才十幾年而已。

古人有父亡,子三年不改其政的說法。

除了維持所謂的孝之外,還有一個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家機器的運轉是不能直接踩剎車的。

必須要有個緩衝的時間。

君不見歷史上那些人亡政息的故事,大都是以國家動盪作為結局的。

所以宗預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還是很有可能保持現狀的。

不過江東傑瑞的說法實在是太過於深入人心了,再加上劉諶印象裡好像季漢亡國之後。

吳國確實派兵進攻過季漢的城池,只不過似乎沒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