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苦逼皇帝 (第1/3頁)
時光回到三十多年的一個冬日,大明國的政治中心,北京,那時叫順天府。
一連幾天的北風過後,寒氣逼人,大地滴水成冰。以致天剛一擦黑,銜上就很少看到行人了。
這一方面是天氣寒冷的緣故,另一方面,與戰亂有關。
雖然與闖王的交戰區域主要集中在中原一帶,但戰爭對北京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經濟方面。
此刻,在紫禁城裡的養心殿裡,坐著一箇中年人。他面色蒼白,雙目無神,滿臉的憂慮,並劇烈地咳咳著。
並不時看著窗戶,呆呆發愣。
他就是紫禁城的主人,珍珠的外公,大明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朱由檢。
從初冬開始,他就感染風寒,一直到現在為止,已經好幾個月了,病情仍不見好轉。
太醫多次勸說他,不要太勞累,好好休息一段時間,病情就會好的。
反之,病情就會加重。
但是國家正在多事之秋,有那麼多的事等待他處理,他又怎麼能靜下心休息呢。
此時已是深夜,取暖爐的柴火已熄滅了。他也沒有再往爐內加柴,殿內的氣溫急劇下降,和殿外幾乎無異。
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鼻涕都流出來了。
他用手擦去嘴邊的唾沫,喝了口水,思緒終於回到了現實中來。
他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桌子上。
此刻,他案頭上放滿了卷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全國各地文武官員送來的奏摺。
摺子上的內容一點也沒新意,就像約定好的一樣,內容大同小異。無論是地方,還是軍方,都一個腔調,訴說自己所面臨的困境:缺錢,缺經費。已經缺到極致,許多該辦的事,因為缺少財政支援,而不得不取消。
甚至連剿匪這樣事關國家生死存亡,社會能否安全穩定的大事,也因缺錢,軍方大佬剿匪的積極性也松馳下來。
他們在奏摺中懇請崇禎帝能正視他們的困難,趕快履行國家責任,撥發經費。否則,下邊的形勢將會進一步惡化。
軍方措詞更是直接,說因為軍餉的問題,商洚地區一支剿匪的隊伍,已經發生兵變,集體投敵。
正是這一訊息,引起了崇禎更大的憂慮。
地方財政困難,還可以自行解決。他們有地方稅收,只要行為上節儉一些,減少一些浪費,少往腰包裡裝一些,緊緊腰帶,是可以挺過去的。
特殊時期嘛,應該特殊對待。
地方應該理解政府的難處,在這關鍵時刻,地方和中央只有互相理解,才能走出困境,合作共贏嘛。
而軍隊就不同了,他們到處流動作戰,每天都在更換作戰區域,錢糧日耗損失巨大,一旦失去了錢糧供應,一天也難以維持。
下鄉去和民爭利,那與匪兵有啥區別?
因此為了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即使再困難,他也沒斷過對軍隊的供應。
但是隨著戰爭的擴大,即便對於軍隊,他也感到開始力不從心了。
民間不能再盤剝了,過度的壓搾,使民間極不穩定,到處都充滿了火藥,隨時有爆炸的危險。
河南,陝西,四川,幾乎全被土匪佔領,隨著土匪勢力的進一步加大,皇權己受到了極大威脅,並正在被排擠出這些地區。
這進一步壓縮了國內徵收稅賦的空間,
為了解決財政危急,使前線將士衣食無憂,安心剿匪,崇禎絞盡腦汁,能想的辦法都想了。
有大臣給他出主意,建議他在政府控制區內,加重農民稅收,把政府的困難,轉嫁到農民頭上,以此來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
崇禎沒有釆取他的意見。
他知道現在中原大地之所以出現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