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8章 俗家弟子 (第2/2頁)

加入書籤

弟星夜趕來,一來報信,二來捎來了許多錢,以方便天賜逃亡路上用。

說明了情況,把錢袋子留下後,三叔連口水也沒喝,便回去了。

臨走,讓天賜一刻也不能停,馬上逃走。

送走了客人,天賜的幾個舅舅聚到一起,進行了緊急商議。

他們一致認為,打出人命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天賜逃亡很有必要。

人世間的事,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抓住就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為受害人償命。

逃脫了,時間一長,案子就會不了了之。

最後決定把天賜送到盤龍寺避難。

盤龍寺在一百里外的一個山谷中,是個擁有千年歷史的古寺。他們有一個堂叔,早年在那兒出家。按輩份,天賜應叫他外公,現在是寺院的住持。

商定,由天賜的三舅護送前往。

經過兩天的行走,他們於這天的傍晚來到了盤龍寺。

老和尚聽了天賜的情況後,沒有絲毫的猶豫,便把天賜收留了下來。

從此,天賜就以盤龍寺俗家弟子的身份,開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

半年後的一天,天賜正在給寺院裡的菜澆水,一個小沙彌匆匆地走了過來,說住持有事找他。

他停止了給菜澆水,走向了住持的住處。

推開門,見住持正和一個陌生的中年人談話。

“你來了,天賜,給你介紹一下,這個人是你家裡來的,是受你父親委託,特地來看你的,”住持說道。

聽到這兒,天賜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

他太想家了。

來這兒後,並沒有感到有什麼不方便。住持怕他不習慣寺院的生活,特地給他安排了小灶,但他始終高興不起來。

半年內,父親曾兩次委託親屬來看他,使他對家裡發生的事多少有了個瞭解。

父親猜的沒錯,出事的當天夜裡,官府便去他家抓人。沒找到他,便把他父親抓到了縣衙,讓他提供兒子的去處,受盡了折磨。幾天後,在交了一筆罰金後,才被保釋了回來。

人憔悴了不少,也變得木訥了,彷彿變了一個人。

鄭家人自然也不肯罷休,不時前來打鬧。每次,面對鄭家人,張太公都是長跪不起。對方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受盡了羞辱,但一直忍著,以換取受害者家庭的諒解。

他自己受委屈並不感覺什麼,叫他最不放心的,是天賜未來的出路問題。

他讓捎信人明確告訴兒子,他多次請中間人和鄭家協商,願意傾盡家產,來補償鄭家的失子之痛,都被鄭家回絕。

鄭家人的態度很明確,金山銀山也不稀罕。他們的要求只有一個,即打死兒子的兇手,必須為兒子償命,別無他求。

顯然,以物質來換取對方的諒解這條路,行不通,因為人家基本就不差錢。

鄭家不僅多金,還出了很多舉人秀才,很多人在外地為官。在一些事上,本地的官老爺都要給鄭家人面子,況且他們的人吃了虧。

鄭少爺的父親明確表態,只要他一天活在世上,就不會停止追兇,哪怕散盡家財。

張父這是在暗示兒子,故鄉的大門,對你來說,是徹底地關閉了,你要做好在外長期流浪的準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