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蒿里鬼門(上) (第1/2頁)
一路過來,梨欣算是明白為什麼父母和遠叔一家都幾乎不回老家了。
這樣艱苦跋涉不知道多少裡的山路後,不把兩條腿走到發抖,也得在牛車上把五臟六腑搖勻。
當神志不清的梨欣總算聽到蘇三爺那一聲“快要到嘍”時,那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感覺簡直堪比在溺水時抓住救生圈,或者在沙漠中渴到嗓子冒煙時發現綠洲。
而梨雨似乎自在得多,精力旺盛的她顯然更適應這種特殊的下鄉體驗,甚至可以說比大人還能扛。
“欣姐,你暈車了?”看她臉色不大好,梨雨便帶著五分調侃地問。
“別推我……”梨欣抹抹頭上的汗,又喘了兩口氣。
“哈,小心掉下車去!”梨雨反客為主般笑著,又指了指路的前面,“還有一小段路,再忍忍就到了。”
梨欣順著她的手指頭看過去,只見山路在一個大轉彎後豁然開朗,僅剩一條筆直的路通向那蒿里村的村口。
前方一二百米處,七八扇大小不一的瓦屋頂連著七八堵凹凸不平的泥磚牆,錯落有致地映入了眾人眼中。
以它們為中心分佈有一圈綠褐相間的稻田旱田,再外面則是一條數米寬的河。
它從層疊的山石間流出,又流入無邊無際的林海,呈c形環抱著村子,將蒿里村和周圍的山林野地分隔開來。
但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這些在任何一個村子都可能看見的平淡景色。
蒿里村三面環河,只有一面與山林真正接壤;而就在這最靠裡的接壤處,巍然矗立著一處與地面呈九十度的峭壁。
它目測有數十米高,下寬上窄,裸露在外的灰白岩石讓它像是被巨人刀砍斧劈造出來的巨型石碑,用作蒿里村的名片。
峭壁周圍的地方也十分陡峭,雖然覆蓋著植被,但也不是常人所能攀登或開墾的;再往外,便是那不急不緩的河流了。
所以這面峭壁宛若跟河流構成了一個整體,將整個村子四面鎖住。村裡跟外界唯一的聯通道路便是眾人前面一座石橋,也是這條河唯一的橋。
峭壁就正對著入口處的眾人,宛如一名年長的守衛,用自己的深邃注視射穿整個村子,洞穿這些稀客的靈魂。
雖然知道爸媽可能會再次怪她胡說,但梨雨還是忍不住湊到姐姐耳邊小聲介紹:“這個峭壁在當地叫做鬼門關,沒人能翻過那一頭。”
“確實……翻不過去。”深感震撼的梨欣還在遙望這個“鬼門關”,此刻的它肅穆至極,令人不自覺地就要在它面前俯首敬拜。
腳下的路在過橋後便直通到峭壁底下,在村子裡除了繞開一棵老榕樹外再無盤旋,讓峭壁成了這條山路的終點與村子的盡頭,甚至是周遭山林的邊界。
這會兒,後面傳來了梨福遠兩口子聲音細碎的閒聊:“這面山亮得晃眼啊,低山居多的南方竟然也會形成這種景觀。”
“重點不是有沒有可能形成,要說的話韶城的丹霞山比這個震撼多了。”婉茵倒在認真地分析。
“它沒有丹霞那種堆積或者侵蝕的痕跡,怎麼形成的?”
“周邊只有這一座山形成了這種峭壁,其它都是平平無奇的低山丘陵,說不定是人造的。”
“說的也是……蒿里村,加上這鬼門關也真像個樣子。”梨福遠在前幾年早已見過這峭壁了,現在卻還是忍不住讚歎。
婉茵不以為然地笑笑:“不知道是先有蒿里村還是先有這座鬼門。”
“以後這裡應該要開發成旅遊景點,多吸引些人進來參觀旅遊,這樣這村子就不會因為人口流失和老齡化而消失了。”
“那得等猴年馬月嘍。這是山溝裡的山溝,村裡那幾個老小當年連生產隊都沒建上,開發起來怕是要到下個世紀才有盼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