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8章 準備進場 (第1/2頁)

加入書籤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通常在子、卯、午、酉這四個年中的八月舉行。

如果宮中有喜事,可能會增加一場鄉試,稱為“恩科”。

?鄉試在各省省會舉行,由朝廷直接派正副主考官主持。

鄉試分為三場,每場三天,共九天,分別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

考生在考試過程中需要遵守嚴格的規則,不得離開考房座位、不得交換答卷、不得交頭接耳等等。

違反規則的考生會被視為犯規,立刻廢除考試資格,逐出貢院。

透過鄉試的考生被稱為“舉人”,這時就初步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但基本都是芝麻小官做起,慢慢熬資歷。

舉人出身做官的,就是沒有進士出身做官升得快,當然也有那天賦異稟的,能以舉人功名坐到五六品的官,但那絕對是鳳毛麟角。

鄉試是科舉考試中的重要環節,只有透過鄉試的考生才能繼續參加更高一級的會試和殿試,最終有機會進入正經仕途。

如今的宣中省省府,就聚集著眾多渴望透過鄉試改變命運的考生。

“欸,你們聽說了嗎?解元熱門人選昨天出門參加詩會掉進了河裡,染了風寒,也不知過幾天能不能正常進場呢……”

一個書生打扮的中年人在茶樓裡神秘兮兮地問同桌喝茶的人。

“哎呦喂,怎麼沒聽說啊,我昨天晚上就聽說了,我們客棧有個人也去了詩會,親眼看見的,人救上來之後都出氣兒多進氣兒少了!”

另一個略微年輕一點的,馬上左右看了看,看沒人注意他們這邊,湊上來搭話。

“媽呀,那還能參加鄉試嗎?這這這也沒幾天就要進場了啊!”

“唉~怕是懸了,除非有神醫在世,不然不可能讓一個命在旦夕的人立刻活蹦亂跳的。”

“這人久負才名,本來是此次鄉試的大熱門,這怕不是得罪了什麼人……”

中年書生話還沒說完,就讓年輕書生捂了嘴。

“嗚~”

“噓~別亂說!禍從口出!別惹事!”

兩人止了話頭兒,用喝茶掩蓋自己剛才的緊張。

可他們想忽略,事趕事的又發生了幾起“意外”卻讓人無法忽略,這時候,在省府的備考的讀書人們終於拉響警鐘。

特別是那些有些才名的,再也不敢出門參加什麼勞什子詩會、文會的了。

媽呀,參加啥文會啊!這幾天光是意外落水的都能湊一桌了!

更有那不小心摔斷腿的,出門被花盆砸破了頭的,吃了髒東西拉得起不來床的……花樣百出。

能怎麼辦?他們可是文弱書生啊,只能別出門了,讓書童或者家人天天把飯菜送到房間吧,小命重要啊!

就在大家小心翼翼地等著鄉試進場時,蔣家倒是按部就班,秩序井然。

在蔣小七的指導下,在考生的的積極配合下,在後勤人員嚴密的防守下,蔣家三名考生全須全尾兒的等到了考試入場這天。

不僅全須全尾兒,還紅光滿面,精神飽滿,神采奕奕。

考試第一天,考生在唱名和搜身後,按照順序進入考場,考期限定為一日。

考官會宣讀考場規則,考試過程中每一排考房都有三四人巡視。

考生全部到位後,開始發放試卷和草稿紙,考生有三天的時間用來答題,三日後可以交卷出場,休息一晚後,第二天早晨繼續進場參加第二場考試。

每天答題可答到黃昏時分,天黑後,考場會提供三支蠟燭,如果三支蠟燭用盡,不管夠不夠,都不會再次發放。

鄉試的考試內容主要包括經義、策問、論、判等,涵蓋了儒家經典、歷史、政治、法律等多個領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