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再回大都 (第1/2頁)
楊康帶著大軍一路返回,完顏宏宇第三軍駐大寧城,負責防備漠北突襲。速不臺部整編為騎兵第六、七軍,楊康派出工作隊進駐六、七軍進行整編工作。
同時楊康也在著手草原的戰後規劃,只有一個好的規劃才能保證草原長治久安。
楊康知道一味武力鎮壓是沒有用的,必須提高大家生活水平,提高大家抵抗自然環境能力。
同時楊康開始推行新金文,楊康決定改良金國文字。這個想法其實楊康一直都有,只是條件不太成熟,現在楊康覺得可以了。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推動文字改革。
採用後世簡體中文的2000常用字和3500個次常用字作為此次新金文進行推廣,印發一本中華字典通行全國。採用五十音注音法進行標註,五十音標註法其實在唐朝時候就廣為流傳。
後來傳入日本,成為日本平假名和片假名。
同時中華字典還有新金文和漢文,老金文,蒙古文對照。
草原小部落軍隊則民兵化,成立呼倫貝爾四個衛所,大寧三個衛所,科爾沁三個衛所,雲中三個衛所,集寧三個衛所,九原三個衛所。
每個衛所民兵編制7000人。採用三個騎兵支隊編制,沒有炮兵和後勤兵編制。
加強對蒙古草原控制,這些衛所兵是生產建設兵團,當然最主要任務還是修建大同經過集寧,雲中到九原的鐵路。
同時修建一條雲中經過大寧到呼倫貝爾的鐵路,再修建一條大寧城經過武城(今張家口)直達大都鐵路。
來自大金糧食也開始源源不斷進入蒙古草原,蒙古草原的皮毛也源源不斷進入大金,成為大金國有錢人追求。
同時楊康也在雲中城,大寧城,集寧城還有呼倫貝爾和臨潢城建立奶製品工坊,生產奶粉,乳酪等奶製品。
大都,又是一個大朝會
楊康手持奏摺,恭敬地站在朝堂之上,說道:“陛下,兒臣此次上書,乃是為了我大金之長遠發展。文化是大金之本,文字是文化之魂,如今大金文字弊病眾多,嚴重阻礙了文化之傳承與交流。
兒臣建議進行新文字運動,計劃用 10 - 20 年普及新文字,淘汰舊文字,以後全國共用一版文字。
全國通行統一文字,可促進政令暢通,使百姓皆能明瞭朝廷之意;可推動商貿繁榮,消除因文字差異導致的誤解與糾紛;可加速文化傳播,讓知識與思想得以更廣泛地傳播。
兒臣深知此改革並非易事,然若能堅定決心,逐步推進,必能為我大金開創盛世奠定堅實之基礎。
懇請陛下深思熟慮,批准兒臣之提議,以造福大金萬民。”
楊康話音剛落,朝堂之上便響起了一片議論之聲。有大臣贊同,認為這是大金髮展的必然之舉;也有大臣反對,擔憂改革會帶來諸多不穩定因素。
就在朝堂上眾人議論紛紛之時,李德士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太子殿下此議不妥。文字乃是祖宗之傳承,歷經多年沉澱,貿然改革,恐會引發民眾恐慌,擾亂社會秩序。且舊文字已為眾人所熟悉,若強行推行新文字,百姓學習適應需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於生產生活不利。”
王鑲也緊接著說道:“陛下,李德士大人所言極是。新文字運動看似美好,實則困難重重。且不說改革所需的巨大人力物力投入,單是改變眾人的習慣和觀念便是難上加難。再者,舊文字承載著我大金的歷史與傳統,怎能輕易捨棄?”
楊康聽聞二人之言,面色凝重,正欲開口反駁。他深吸一口氣,向前一步,朗聲道:“陛下,李大人與王大人所言,兒臣不敢苟同。且看漢族文字,從大篆到小篆,再至如今之文字,歷經多次變革,不斷演進。
正是因為這一次次的改變,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