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伊爾庫茨克條約 (第1/2頁)
1907年2月2日。
冬宮流血事件猶如一道驚雷,劃破了沙俄黑暗的天空,激起了無數沙俄百姓心中壓抑已久的怒火與反抗情緒。
在寒冷的冬日裡,大量的沙俄百姓如潮水般湧上彼得堡的大街小巷。
他們手持標語、呼喊口號,憤怒的聲音響徹雲霄。
遊行隊伍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盡頭。
與此同時,各地工廠的工人們也紛紛放下手中的工具,加入到這場聲勢浩大的抗議浪潮之中。
他們用實際行動表達著對不公待遇和壓迫的不滿。
這些勇敢的人們心中只有一個共同的訴求——讓沙皇下臺!
他們深知,只有推翻這個腐朽的統治階層,才能迎來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而在這洶湧澎湃的民意背後,還有一群有志之士正在暗中緊密聯絡。
他們精心策劃、運籌帷幄,透過各種方式不斷地給沙皇施加壓力。
終於,經過漫長而艱難的鬥爭,在 1907 年 2 月 18日這一天,沙皇迫於無奈,不得不做出讓步,宣佈成立國家杜馬。
尼古拉二世信誓旦旦地承諾,這個新成立的機構將會致力於維護人民的基本自由權利。
而且,國家杜馬將在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下組建而成,並被賦予重要的監督和立法大權。
然而,狡猾的尼古拉二世內心深處仍然妄圖保留自己專制獨裁的權力。
就在國家杜馬正式成立之前,沙皇抓住法律的漏洞,搶先一步頒佈了一部所謂的憲法。
這部憲法表面上看似給予了人民一定的權利,但實際上卻暗藏玄機。
其中明確規定,沙皇不僅沒有失去對部長的任命權,而且無需向國家杜馬承擔任何行政方面的政治責任。
更令人憤慨的是,他竟然還能夠隨心所欲地解散議會,將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民主成果輕易踐踏於腳下。
沙俄的百姓們沉浸在建立國家杜馬所帶來的喜悅裡無法自拔,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激動與興奮之情。
長久以來,他們一直渴望能在政府高層中有一席之地,可以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表達自身的訴求和願望。
如今,這個夢想似乎終於成真了。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看似美好的一切不過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而已。
那些隱藏在幕後的勢力正暗自偷笑,看著天真的民眾一步步落入他們設下的陷阱。
而與此同時,那場驚心動魄的流血事件不僅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也讓沙皇尼古拉二世深刻地認識到國記憶體在諸多不穩定因素。
這些隱患就像一顆顆深埋地下的炸彈,隨時可能被引爆,威脅到他的統治根基。尤其是在見識過東北軍強大的戰鬥力後,尼古拉二世更是感到如芒在背、坐立不安。
常言道:“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此時的尼古拉二世深知,國內日益尖銳的矛盾已嚴重影響到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如果再不採取措施加以應對,後果將不堪設想。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尼古拉二世決定秘密派遣外交大臣前往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與駐紮在此地的張毅談判。
1907年3月14日。
經歷一個多月的激烈談判,沙俄外交大臣敗下陣來,在條約上不甘的簽下了自己的大名。正式檔案呈兩國高層審批!
1907年4月3日。
沙俄帝國外交大臣在奉天向張揚遞交正式條約書。
張揚通電全國,並通告全世界。
東北行政區與沙俄帝國重新劃定了邊界,同時將條約內容公佈出來。
《伊爾庫茨克條約》規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