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章 洪水氾濫.將星下凡 (第2/2頁)

加入書籤

貐鯀,一個充滿野心與自信的人,他自恃才智過人,認為憑藉一己之力便能馴服湍急的洪水。然而,他過於狂妄的性格使得他未能深入民心,也未能汲取先人的治水智慧。他選擇了簡單粗暴的堵塞之法,試圖用土石築起堤壩,將洪水困於一隅。

然而,洪水豈是人力所能輕易束縛的?貐鯀的堵塞之法不僅未能遏制洪水的勢頭,反而使得水位不斷上漲,最終衝破了堤壩,洪水如猛獸般肆虐開來,淹沒了大片的土地,數以萬計的生靈和民眾在洪水中喪生。

這一幕幕悲劇的發生,讓堯王痛心疾首。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必須為天下蒼生負責。他不能坐視貐鯀的錯誤繼續下去,更不能讓無辜的百姓繼續受苦受難。於是,堯王毅然做出了決斷,將貐鯀斬首示眾。

這一決斷雖然殘酷,但卻是對天下蒼生的負責。它讓人們看到了堯王對於治水的決心和對於錯誤的零容忍。同時,它也引發了人們對於治水之道的深刻思考。

治水並非一蹴而就的易事,它需要智慧、勇氣和決心。而貐鯀的錯誤,恰恰在於他缺乏對於自然的敬畏和對於治水之道的深入理解。他試圖以人力對抗自然,最終卻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堯王的決斷不僅平息了天下眾怒,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治水經驗。它告訴人們,治水需要順應自然、尊重規律,而不是盲目蠻幹、自以為是。同時,它也提醒人們,作為領導者,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決心,才能為天下蒼生帶來真正的福祉。

在歷史的長河中,貐鯀的悲劇和堯王的決斷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人們對於治水之道的不斷探索和追求。而今天的我們,也應該從這段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為此,堯王開始廣納賢才,尋找能夠真正治理洪水的能人。訊息傳出,各方有志之士紛紛前來獻策。其中,有一個名叫禹的年輕人,他出身貧寒,但聰明好學,對治水有著獨特的見解。

禹向堯王闡述了自己的理念:“治水需疏而非堵,應引導水流歸入大海。”堯王聞言大喜,決定任命禹為新的治水官。

禹帶領眾人踏上了漫長的治水之路,他們不畏艱辛,日夜勞作。禹親自勘察地形,規劃河道,指揮人們挖掘溝渠,疏通淤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