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司馬相如 (第1/5頁)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 - 約公元前118年),字長卿,蜀郡成都人。他是西漢前期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辭賦家,是巴蜀文化和文學的傑出代表。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早年經歷:
司馬相如少年時好讀書,學擊劍,還對音樂有很深的造詣。他早年用錢財換得郎官職位,擔任漢景帝的武騎常侍,但景帝不好辭賦,司馬相如未得到賞識,便稱病去職。
後來他到梁孝王屬地遊學,與鄒陽、枚乘等文學家結交,在此期間創作了《子虛賦》。
2. 愛情故事:
梁孝王死後,司馬相如回到成都,家貧無以自業。他與臨邛縣令王吉交好,應王吉邀請前往臨邛。當地富豪卓王孫設宴款待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在宴會上彈奏琴曲,以琴音挑動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的心。卓文君對司馬相如愛慕不已,兩人連夜私奔趕回成都。
回到成都後,他們的生活貧困,於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又回到臨邛,賣掉車馬,買下酒館,卓文君當壚賣酒,司馬相如則做雜活。後來卓王孫給了卓文君嫁妝財物,他們才過上富裕的生活。
3. 政治成就:
出使巴蜀: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派遣中郎將唐蒙出使巴蜀,唐蒙處事不利引起巴蜀百姓恐懼和抗拒。漢武帝派司馬相如去安撫百姓,他作《喻巴蜀檄文》,陳明利害,恩威並施,順利安撫了巴蜀之地。
開通西南夷:司馬相如返回京都向漢武帝彙報情況時,恰逢邛、筰兩地的君長想做漢朝的內臣。漢武帝任命司馬相如為中郎將,令他持節出使西夷。司馬相如順利平定西夷,使這些地區的君長全部請求擔任漢朝的內臣。
4. 文學成就:
司馬相如是漢賦的奠基者,被後世人尊稱為“賦聖”和“詞宗”。他的作品辭藻富麗,結構宏大。據《漢書·藝文志》記載他有賦29篇,但流傳至今的有《子虛賦》《上林賦》《哀二世賦》《大人賦》等。其中《子虛賦》和《上林賦》是他的代表作,虛構了“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三個人物,透過他們的問答推想天子諸侯遊獵的場景,結尾點明主旨,勸諫君王節儉。
除了辭賦,司馬相如的散文也有很高的成就,流傳至今的有《諭巴蜀檄》《難蜀父老》《諫獵疏》《封禪文》等。
司馬相如的文學作品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政治活動也為漢朝對西南地區的統治和開發做出了貢獻。
《子虛賦》是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早期客遊梁孝王時所作。其內容主要是透過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三人的對話,鋪陳描繪了諸侯、天子的遊獵場景及苑囿的壯美。以下是該賦的原文及部分解析:
1. 原文:
楚使子虛使於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畋樂乎?”子虛曰:“樂。”“獲多乎?”曰:“少。”“然則何樂?”對曰:“僕樂齊王之慾誇僕以車騎之眾,而僕對以雲夢之事也。”曰:“可得聞乎?”子虛曰:“可。王車架千乘,選徒萬騎,畋於海濱。列卒滿澤,罘網彌山。掩兔轔鹿,射麋腳麟。鶩於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顧謂僕曰:‘楚亦有平原廣澤遊獵之地饒樂若此者乎?楚王之獵,孰與寡人乎?’僕下車對曰:‘臣,楚國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餘年,時從出遊,遊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方其外澤乎?’齊王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而言之。”僕對曰:“唯唯。”
“臣聞楚有七澤,嘗見其一,未睹其餘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夢。雲夢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岪鬱,隆崇嵂崒。岑崟參差,日月蔽虧。交錯糾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