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孤軍深入? (第2/2頁)
可以與敵人始終保持著微妙的距離,運用放風箏的戰術,把敵軍拖得疲憊不堪,士氣低落,待其陣腳大亂之時,再行反擊,殺得韃靼人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把一力降十會和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的戰術體現的淋漓盡致。
只是,此戰略成功的關鍵全繫於彈藥之供給。
徐志道也深知這般長時間的孤軍深入作戰行動,所需彈藥量如同浩瀚滄海,難以估量。
故而在信中,其言辭懇切,望朝廷全力支援,籌備充足彈藥。
唯有如此,這深入敵境、以戰止戰的戰略方能有望達成,為大明邊境鑄就一道堅不可摧的鐵血防線。
使大明之威名遠揚塞外,令四方蠻夷不敢小覷,保得邊疆百姓安居樂業,讓大明的江山社稷穩如磐石,傳承千秋萬代。
看完徐志道的密信,劉健眉頭緊皺,率先打破沉默,緩緩說道。
“陛下,臣以為此計雖有其精妙之處,然風險亦不可小覷。
那韃靼之地,廣袤無垠且地勢複雜,我神機營兩千將士孤軍深入,無異於羊入虎口。
即便機動性強,可一旦陷入敵軍精心佈置之陷阱,或被數倍於己之敵圍堵在不利之地,雙馬雙槍亦難以全然施展威力。
再說即便一人兩馬,韃靼也可以抽調人手一人雙馬進行追逐。”
他微微頓了頓,眼神中滿是憂慮?
“再者,彈藥補給線漫長而脆弱,途中若遭敵軍襲擾截斷,將士們便會陷入彈盡糧絕之絕境。
彼時,莫說殺怕韃靼人,恐自身難保,折損我大明精銳,於國本亦有損傷。”
劉大夏在一旁亦輕輕點頭,補充道。
“陛下,劉大人所言極是。
且韃靼人逐水草而居,飄忽不定,我軍深入後能否精準尋得敵軍主力亦是未知。
若四處撲空,空耗彈藥與將士體力,待歸時,亦可能被韃靼人銜尾而擊,後果不堪設想。”
朱佑樘聽著二人的分析,神色愈發凝重,目光深邃地凝視著遠方,陷入了沉思之中,思索著這其中利弊得失的艱難權衡。
“二位愛卿,朕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自弘治十一年起,當年蒙古小王子就發生了一次大規模南下,而後每到冬季他們便會來大明邊境打秋風。
你們若是有好辦法,朕也不是太希望濟危如此犯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