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董卓進京 (第1/2頁)
中平六年(189)七月,中軍校尉袁紹看到了機會,他建議大將軍何進要儘快把十常侍都殺了。何進覺得有理,他覺得只要殺了宦官,就能得到天下士人的支援。於是何進先請何太后盡罷中常侍以下諸宦官職,改以郎官補替。結果何太后在宦官的苦苦哀求在下,心軟了,就沒有聽從何進的建議。何進這個人出身貧寒,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遇到大事就會不知所措,面對何太后的拒絕,他也就猶豫不決起來。袁紹也明白這一點,他又建議何進召四方猛將豪傑進京,讓他們來脅迫太后誅殺宦官。何進一聽,不用自己出面,這個主意好啊,就採納了。於是在袁紹的推薦下,一點不帶權衡的就召前將軍董卓進京。
主簿陳琳、侍御史鄭泰、尚書盧植等人都勸諫何進不要召外兵進京,認為何進身居要職,手握重兵,要誅殺宦官,只要當機立斷即可,不必招進外兵。而且董卓帶領的西涼兵軍紀敗壞,一旦進京必會成為禍亂。何進哪裡聽得進去這些,他還擔心自己一旦親手殺了那些宦官,豈不是就跟自己的妹妹鬧翻了,這不妥。
大漢朝廷就沒有機密事,只要有錢什麼訊息都能賣。中平六年(189)八月,中常侍張讓、段珪等宦官都知道了何進的計劃。於是,張讓等宦官決定先發制人,矯何太后詔召何進入宮,並且立即將其殺掉。何進部將吳匡等在宮門外聞聽何進被殺,遂與虎賁中郎將袁術等斫宮門而入,又縱火燒了南宮宮門。袁紹亦引兵入宮,殺宦官趙忠等。
張讓等人很是意外,這些世族群龍無首的局面沒有出現,反而是緊緊團結在袁紹的周圍,勢不可擋。那還不趕緊逃命?張讓等人裹挾了小皇帝、陳留王和太后出逃了。被何進叫來的,袁家門下走狗董卓一直在城外猶豫著要不要進洛陽城呢。這下好了,不用猶豫了,這不遇上救駕了嘛,於是乎,一眾宦官不是被砍死就是跳河淹死。
董卓開心了,皇帝在手,天下我有。至於縱兵劫掠洛陽,這叫事嗎?大老遠的來了,不得發發福利啊,也是一種試探,看看朝廷的成色。結果不言而喻,試出來了,董卓很滿意,女婿李儒看到了機會。就這樣的朝廷,哪還需要依附於袁家啊,自己當家作主不好嗎?
李儒的主意是個梟雄就拒絕不了,那麼如何實現呢?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城外駐紮著晚來一步的丁原,這支部隊實力很強大,董卓打不過;二是想要把持朝廷脫離袁家就需要大功勞,做最大的官。李儒是誰?智謀之士,這點小問題怎麼難得倒他呢。一匹赤兔馬就讓丁原手下的第一猛將呂布反水,乖乖的做了一回刺客,殺了義父丁原,還沾沾自喜。丁原的軍隊群龍無首,紛紛投降。一大問題就這麼輕而易舉的解決了。隨後李儒就說了,董太后和董卓都姓董,那必須是一家人啊,陳留王劉協可是董太后一手養大的,是自家人。小皇帝劉辯是何太后生的,是何進的外甥,皇宮大亂不都是他們搞出來的嘛,不堪大任,還是廢了吧。於是劉協就做了皇帝,也就是漢獻帝。救駕之功加廢立之功,這下妥妥的成了朝廷第一人了,這不,做了兩個月的太尉,又自封相國了。自封和被封有區別嗎?沒有的,別以為劉協年紀小就看不起他,要說智商,劉協可比朝堂中的大部分人聰明多了。漢靈帝可是很喜歡劉協的,一直想立劉協為太子,甚至遺囑也是立劉協為帝。可惜由於朝臣反對,無法立太子,由於何進下手夠快,靈帝的遺囑也沒能成為遺詔。所以說劉協做皇帝全靠董卓,就這樣的背景下,劉協表現的唯唯諾諾,什麼都是董卓說了算,你能說他不聰明嗎?罪過全讓董卓背了,龍椅他來坐,朝臣全部針對董卓,甚至以後還會聯合劉協來對抗董卓。他劉協就是塑造了一個天真怯懦的小孩子形象,讓天下人都在同情他的同時忽略了他篡位的事實。這智商可不比那自詡再活五百年天下無敵的康熙差。
為了鞏固地位,董卓也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