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1章 全殲倭寇小分隊 (第2/2頁)

加入書籤

打掃戰場,二營繼續構築陣地,去個人通知一營,讓他們抓緊引導江邊的百姓往西走”。

……

1937年12月12日,趙驥向劉煥下達了撤退命令,因為他清楚記得南京城是在13號淪陷的!

一團掩護著城裡逃出來的五萬多潰兵流民回到馬鞍山防區,郭勳祺親自帶領144師一個團的兵力前出接應。

居然救出了這麼多人!郭勳祺心頭又驚又喜,看來自己這次配合趙驥行動的決定是沒錯的。

“趙老弟幹得不錯呀!”郭勳祺拍拍趙驥的肩膀,“你準備怎麼安置這些救出來的人?”

依郭勳祺的慣性思維來看,這五萬多人救出來了固然是件值得稱賀的好事,但這同樣也是五萬多張嗷嗷待哺的嘴,是一個負擔巨大的包袱。

不止是郭勳祺這般作想,可以說幾乎整個國府國軍都是這種思維習慣,不然微操大師後來也不會把整個黃泛區的數百萬老百姓視作燙手山芋放手丟給倭寇。

在他們看來,這些失去了土地和財產的百姓不是水、不是壤,而是可以根據情況隨意拋棄的“代價”甚至“包袱”。

“我準備先從這些人裡面優先徵召一批有技術的人才補充進部隊”,趙驥對郭勳祺沒什麼好隱瞞的,他很清楚郭勳祺即便有心也吃不下這五萬多人來,是不會跟自己搶人的,“我手頭囤積的糧食也不多,暫時養不起太多人,我打算把這些人儘快轉移到大別山地區去,那裡人少安置得下”。

“大別山那裡人少嗎?”郭勳祺聽了有點意外,大別山夾在江漢平原和江淮平原這兩塊產糧區之間,就連山區之中也有部分可供耕種的平地,這種地理條件下怎麼會人少呢?

趙驥笑著揶揄道:“本來人倒是也不少,可當初我們的四方面軍撤出後,國軍帶著返鄉團一回去,當地人口突然就變少了”。

郭勳祺臉一紅沒有接話,皖南地區也在大別山脈的延伸輻射範圍內,趙驥說的這些事他到了皖南後也有所耳聞,對於這類暴行,作為一名正直的軍人,他同樣感到不可理解。

畢竟川軍當年從四方面軍手頭收回大巴山區後也幹不出這種清門絕戶的事情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