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4章 漸入佳境 (第2/2頁)

加入書籤

圍豎立著高高的鋼筋水泥院牆,遮蔽了裡面日夜熱火朝天的景象。

佔地幾萬畝的眾多廠房和倉庫還在一路向西的擴建著,裡面生活著兩三萬的產業工人及其家屬,儼然成為了一個具有現代化元素的小城鎮。

汪鈞從工人裡面選出了護廠隊,並調來了秘密配備微型武器的親衛來做領隊,他們日夜巡邏在院牆之上,新的監控系統隱蔽地安裝在各個生產重地,有專人負責晝夜監視。

內燃機生產線生產出來的新產品被安裝到貨船上、新型車輛上。

外表簡陋而功能強大的各種鉛鋅電瓶車、內燃機車忙碌的奔跑在廠區內的瀝青道路上。

起重機在廠區和碼頭得到了充分、廣泛的應用。

廠區內的專業消防隊每個季度都會組織全廠範圍的消防演練和知識講座。

根據資料庫裡的電子礦產地圖,汪鈞在泌陽市常平鎮到修武鎮方莊鄉一帶尋找到了鋰礦,礦點離蕉作方向的鐵路線並不遠,運輸便捷。

有了鋰資源,汪鈞用“火種”母機順利研製出了少量固態鋰電池,產能只夠供自己和親衛們使用,目前還沒有能夠量產的能力。

一個打著為皇室提供電報及電池為旗號的工業革命開始從無到有並漸入佳境了。

為了讓奇貨居各地分號能夠方便的給蓄電池充電,汪鈞為他們都配備上“簡易的”碳奈米管太陽能電池。

這是一種具有不同帶隙的雙層奈米管纖維結構。

當太陽光照射到材料表面時,所有的光子都流向纖維的中心。

光線利用率與矽材料相比提高了十倍。

這種“最簡單的”行動式薄膜狀太陽能電池板的電能轉換率雖然沒有光能電池板那麼高,但也有百分之三十,已經大大超過普通單晶矽材質的太陽能電池板了。

夏曆143年夏,第一批的碳奈米管太陽能板、一百臺電報機以及大批蓄電池、石墨烯電線、燈泡裝船運送到京城奇貨居,交由大肚成向朝廷兌現兩年前的談判承諾——電報電池改造;奇貨居及下屬的各分店也通上了電,各分店之間也建立起了規範化的電報聯絡機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