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鐵鍋鑄造 (第1/2頁)
當然,鐵鍋難製造還因為鐵鍋的製造技術要求高。
想要造出鐵鍋,首先便是製造鐵鍋必須使用鑄造技術。
鑄造技術其實並不難,基本上在青銅器時代便已經出現這項技術了。
但是,想要用鑄造技術製造鐵鍋卻不像鑄造青銅器一樣簡單。
想要進行鑄造技術,將必須先把鐵礦融化成為鐵水。
但是,之前的鐵礦冶煉技術不達標,無法將鐵礦冶煉成為鐵水。
之前的鐵礦冶煉技術,因為冶鐵的高爐溫度無法達到一千五百度以上,所以,無法將鐵礦變為鐵水。
只能將鐵礦變成未充分融化的塊狀鐵。
然後再透過冶煉塊狀鐵,鍛打成型。
而一口鐵鍋,顯然不可能依靠鍛打來製造出來。
一般來說,一口鐵鍋的常見尺寸大約是直徑兩尺,也就是六十多厘米大小,小的也在三十厘米左右。
如果想完全依靠鍛打製造出一口鐵鍋,先不說,那麼大一口鍋,用鐵塊一點點鍛打成型,在鍛打過程當中,還要保證鐵鍋厚度一樣,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而且,鍛打鐵鍋需要反覆對鍛造材料進行煅燒,以保證鍛打成型,可是這樣又容易造成不同部分的含碳量不一樣,使的鐵鍋各個部位的強度有差異。
所以,哪怕真的有人可以透過鍛造造出一口鐵鍋,其質量也不會有多好,而且鍛造出來的鐵鍋,成本極高。
民間的鐵匠鋪不會使用鍛造技術製造一口鐵鍋,因為,太耗費時間和精力了,民間鐵匠鋪基本沒有鑄造的能力。
而鍛打一口鐵鍋,對於民間的鐵匠鋪來說,成本太高,負擔不起。
所以,想要快速有效的製造鐵鍋,只能使用鑄造技術,而不是鍛造技術。
之所以銅鍋可以製造出來,是因為,銅的熔點比鐵要低很多。
銅的熔點大約是一千度多一些,這個溫度,即使是使用木炭的高爐也可以達到,而且,如果在銅當中加入了錫這些材料,使其變為銅錫合金的話,熔點還可以繼續降低,低到八百度左右。
而鐵礦想變為鐵水,則需要達到一千五百度才可以。
鐵礦無法變為鐵水,自然也無法使用鑄造技術來製造鐵鍋。
而不久前,李言提出用煤炭作為燃料,進行冶鐵,成功讓秦國的冶鐵高爐溫度達到了一千五百度以上,從而將鐵礦變為了鐵水。
使的鑄造鐵鍋成為可能。
鑄造鐵鍋時,應使用生鐵或廢棄的鑄鐵器具作原料。
鍋的大小通常沒有固定的規格,常用的鐵鍋直徑在二尺左右,厚約二分,小一些的直徑約為一尺,而厚度則是一樣的。
鑄鐵鍋所用的模型也分為內、外兩層,首先要製作內模,等其乾燥後,再根據鍋的實際尺寸,另外造出外層的蓋模。
這個外模的尺寸應做得非常精確,如果稍微有一點差距差,模也就沒有用了。
另外,鑄造鐵鍋的泥模也是有要求的,比如說,內模和外模需要使用不同材料來製造。
外層使用泥土、粗砂與稻草、木糠等混合而成,質地鬆軟粗糙,色澤橙紅,透氣性極佳;內層光滑細緻,使用極其細膩的黏土和細砂調和而成,呈暗灰色。
鐵鍋質量的好壞,和泥模有著直接的聯絡。
而泥模鑄造的關鍵技術是烘模,即所謂的烘範。
就是將泥範放入高溫爐內加蓋烘燒,爐內以木柴或木炭為燃料。
高溫使鑄型脫水,強度增加,又能燒掉易產生氣體的有機物和其他雜質,使泥模中的稻草、木糠碳化,提高其透氣性,避免鑄件產生氣孔,以達到鑄件金屬組織均勻和提高鑄件表面光潔度的目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