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三道防線 (第1/2頁)
而沿長江而下的好處,則比進攻南陽地區好很多。
首先,從長江而下,補給線不會有什麼問題。
長江足夠承擔秦國幾十萬大軍的補給了。
單單是這個好處,就不是南陽地區可以比擬的。
所以,景兼相信,秦國會沿著長江一線進攻的。
而秦國如果真的是沿著長江一線進攻,那麼,決定雙方勝負的關鍵,便是水軍了。
而比騎兵和步兵,楚國不敢說天下第一,可要是比水軍,楚國敢認第二,恐怕沒有國家敢讓第一。
楚國水軍不但戰力強悍,關鍵是,在數量上也碾壓秦國。
儘管,秦國順江而下,會獲得水流的優勢,但是,景兼相信,楚國水軍在戰力和數量上的優勢,可以彌補這點差距。
由於秦國已經向楚國宣戰,於是,楚國迅速開始進行戰爭準備。
首先動起來的便是秦楚邊境的楚國水軍。
楚國在秦楚邊境安排的十萬楚國水軍迅速在長江當中佈置了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便是佈置在秦國天蕩城對面。
在秦天蕩城對面,楚國同樣修築了一座城池,名喚囚天城,從名字就可以看出,楚國修築這座城就是專門針對秦國的天蕩城的。
這座城池雖然不如天蕩城這般險要,但是,其規模極大,是楚國專門修築起來,作為封鎖長江水道的。
楚國在該城駐紮了超過一萬兩千水軍八百艘大小船隻,以及兩萬陸軍。
而為了應對秦國可能到來的進攻,景兼又加強了囚天城的守備力量。
首先,景兼再次向囚天城調動了五千水軍,外加一百艘戰船,尤其是,景兼調動的一百艘戰船當中,有樓船二十五艘。
加上囚天城楚國水軍原有的樓船,使得楚國水軍在囚天城的樓船數量,達到了五十艘。
另外,景兼還加強了囚天城的兵力,再次調動兩萬兵馬入駐囚天城,同時,在秦國天蕩城以北地區,安排了一萬五千人駐紮。
加上週邊的楚軍,景兼在囚天城周邊已經集結了八萬楚軍。
而在囚天城以東一百里處,景兼讓楚國水軍組成了第二道防線,四萬六千水軍,一千八百艘戰船被佈置在這裡。
形成了第二條防線。
這道防線真正的作用其實並不是用來進行防禦的。
畢竟,四萬六千水軍,已經趕得上秦國水軍的兵力總和了。
景兼將秦楚邊境近半水軍安排在這裡,目的有兩個。
一,隨時支援囚天城的楚國水軍。
囚天城所在的水域,江門較為狹窄,不利於楚國水軍全面展開,這也是為什麼,楚國水軍明明比秦國水軍兵力多那麼多,卻只在一線放不到兩萬水軍的原因。
不是楚國不想放更多的水軍和船隻,而是地形不允許啊!
所以,景兼才會將楚國水軍主力,佈置在囚天城以東一百里處,為的是,囚天城水軍一旦出現意外,楚國水軍可以迅速前往支援。
第二個目的,則是將這四萬六千水軍,作為一支奇兵使用。
在景兼的預想當中,楚國一旦擊敗秦國水軍,那麼,就不單單只是會從水上發動進攻。
景兼打算,讓水軍靠岸,士兵上岸,從一些秦國意想不到的地方進行登陸,然後對秦軍進行突襲。
畢竟,一旦控制了長江的制水權,那麼,楚國水軍的作用可就大了。
天蕩城確實扼守著長江水道,但是,這不代表,楚國水軍沒有其他辦法繞到天蕩城後面。
長江一線,無數的河流匯入長江,這些小河 小江,無法讓樓船這種大型船隻進入,但是,飛舟這樣的小船卻不是問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