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61章 速戰速決 (第1/2頁)

加入書籤

因此,哪怕七國聯盟這塊肥肉足夠誘人,楚國也沒有去咬一口的想法。

畢竟,楚國如果真的去咬一口宋國或者七國聯盟的肉,魏國和隨國可不會善罷甘休。

在已經和秦開戰的前提下,楚國不願意再和魏國以及隨國交惡。

當然,不出兵插手魏國,隨國聯盟和七國聯盟的戰事,不代表,楚國就真的什麼事也不幹。

楚國確實不準備出兵插足魏隨聯軍和七國聯盟的戰事,但是,楚國派出了大量使者,前往宋國和唐國。

這些使者並不是去面見宋國和唐國國君的,而是去面見,目前還沒有被魏 隨聯軍進攻的宋國和唐國城市的城主。

楚國的想法很簡單,要楚國不去咬一口宋國和唐國,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出兵的話,又可能會找至魏,隨,秦 三國圍攻。

所以,楚國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那便是勸降。

勸降物件是目前還在宋國和唐國控制下的各個地方。

楚國的勸降很簡單,讓這些宋國和唐國的各個地方主管,宣佈自願加入楚國。

這樣,這些地方便可以算是楚國的國土了,如此,楚國便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佔據這些宋國和唐國土地。

魏國和隨國也不能說什麼。

畢竟,人家是自願的啊,他楚國又沒有強迫宋國和唐國不是?

楚國的小動作如何,秦國並不清楚,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十月份悄然來臨。

已經休戰許久的秦楚戰事再啟。

在渡過炎熱的夏季以後,一進入十月,秦國便發動了對南陽地區的進攻。

八萬秦軍在一萬兩千秦國水軍的護衛下,沿著漢水北上,向襄城進發。

而此時,南陽地區集結的楚軍已經達到了十七萬餘人。

雖然楚軍在南陽地區的兵力超過秦軍,但是,能投入戰場和秦軍交戰的,也只有九萬人。

另外八萬多人,楚軍需要駐守南陽各地,尤其是西陝,楚軍安排了三萬人守衛,為的便是防備秦國的突然殺出。

另外,則是,楚軍的補給線需要大量的兵力來進行保護和維持。

事實上,這九萬楚軍,是南陽地區楚軍當中的精銳。

十七多萬楚軍,半數是戰鬥力比較差的軍隊,能真正堪一戰的,也只有九萬楚軍了。

而秦軍沿漢水北上的訊息,很快便傳到了楚軍那裡。

景兼第一時間,便整軍備戰。

其率領九萬楚軍,立刻前往襄城。

景兼很清楚,秦國接下來的進攻目標 只有一個地方,那便是襄城。

之所以有這種結論,並不是景兼有充足的情報支援,而是南陽的地理環境決定的。

從漢水北上,想要拿下南陽地區 那麼,秦國大軍的首要攻擊目標,便是宛城。

而從漢水要抵達宛城,那麼,必須依靠水路。

而從漢水走水路到宛城 有三條路線,一,走位於宛城西北方向的湍河。

二,走流經宛城附近的白河。

三,走位於宛城東南方的唐河。

這三條路線,白河可以直接抵達宛城附近,湍河和唐河則可以抵達宛城周邊地區,再步行一段距離。

而不管是走湍河,白河,還是走唐河,秦軍都必須要先從漢水進入唐白河,然後才可以再進入三條路線當中的任意一條。

而這三條路線,都會經過一個地方,襄城。

所以,秦國只要需要水路作為大軍的物資補給線,那麼,襄城便是秦國避不開的存在。

所以,景兼才會一收到秦軍來攻的訊息,便帶兵前往襄城。

而景兼之所以不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