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5章 朕要大明成為真正的天朝上國! (第1/3頁)

加入書籤

在眾臣都沉浸在魏忠賢帶來的鉅額商稅中時,為首的袁可立帶著些擔憂,心中糾結一陣後,還是說出口。

“陛下,老臣有話說。”

朱由檢喝著茶水抬頭道:“袁愛卿請講。”

“陛下,雖說魏公公商稅收的不少,這會不會對商人的積極性造成打擊?剛才老臣陛下的商稅條例中,對月營業額在三千兩以上的大商號徵收十稅三的商稅,如此高的稅務,可能會造成既得利益群體的抵制。”

袁可立這一番話說完後,在場的眾多大臣都冷靜下來。

能有資格站在這兒的都不是傻子,袁可立的話其實說的很隱晦。

對商人造成打擊其實就是在說,現在大明的商品流通,大多依靠民間的各大商號和行商商隊,萬一這些人都不運東西到北京販賣,這問題可就大了。

再說朱由檢提到的十稅三的稅務制度,袁可立說的是對既得利益群體,這個包含的範圍就比較廣了。

在朝的許多大臣身後的家族多少都涉及到商業經營,哪怕是寒門出身的官員,在其身後也有支援的商號。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許多人從小就開始讀書,但是家裡窮,這個官員家庭所在的當地,如果有做生意的商人或者地主覺得這個人是個潛力股,就會資助他學習,參加考試,等這個人成為官員後,自然也會給與人家好處作為反饋。

這就是無形中形成了一個官商士紳結合的群體。

而這個群體在現在的大明朝是極為常見的。

就拿身為內閣重臣的孫承宗來舉例,孫承宗幼時家中貧困,沒有額外的錢讓他接受教育,孫父不忍兒子被埋沒,便找當地的一個地主借貸供孫承宗上私塾。

後來那個地主發現孫承宗聰慧,就免了孫父的借貸,甚至直接拿錢資助孫承宗繼續接受高等教育,最終成為名震天下的薊遼督師。

而在大明現在的時代,受人恩惠百世記早已成為一種主流文化。

就像是那些犯了罪的官員,基本是要砍頭的,最終皇帝一句話給其赦免後,這個官員就認為是皇帝給了自己再生之恩,由此皇恩便凌駕於一切。

龍案上的朱由檢非常清楚袁可立話中的含義。

心中斟酌片刻後開口道:“袁愛卿不愧為四朝重臣,看待問題的角度確實很到位。

不過這個問題,朕可以給你答案,諸位愛卿稍候。

王承恩,去把陳龍和黑麵找來。”

“是。”王承恩行禮後,慢慢退出文淵閣中。

大約兩刻鐘過去,王承恩帶著一個精神奕奕的中年人和麵戴羅剎面具的漢子。

“臣叩見吾皇,吾皇萬歲。”

“起來吧,賜座。”朱由檢看到來人,眼中泛起笑意。

“諸位愛卿,你們不是一直都很好奇朕一手建立的暗衛嗎,今日朕就告訴你們。”

朱由檢背手說著,緩緩起身到面具人身前。

“摘下面具,見見諸位朝臣,順便說說暗衛的情況吧。”

“微臣遵旨。”

“呼,這面具我戴了數年,今日取下還真有些不習慣。”

“駱···駱思恭?”在一旁的魏忠賢猛然驚撥出聲。

其餘的大臣也都是一驚。

“你···你竟然還活著?”魏忠賢十分失態的走到駱思恭身前,滿是震撼和難以置信,甚至在眼底深處還帶著絲絲恐懼。

“呵呵,魏公公,許久不見啦。”

駱思恭言語中帶著些冷意。

也不能怪他如此震驚。

駱思恭是萬曆帝在位時的心腹重臣,任錦衣衛指揮使之職,歷經萬曆、泰昌、天啟三朝,當初魏忠賢還在巴結大太監魏朝時,駱思恭就已經帶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