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5章 收麥子 (第1/1頁)

加入書籤

過去,農村的老師本來就是農民出身,每家都種著地。麥收季節,如果不放假,老師們都得請假。那樣的話,孩子們就沒人教了,所以,乾脆放假。再說,孩子們都會幹農活,到時,還可以給大人們幫忙。

每年,開心都會跟著爸爸媽媽收麥,見證了收麥的發展變化過程。最初,一家人每人一把鐮刀,每人負責幾攏麥子。左手向前一推,向後一攏,握住一大把麥稈,右手拿鐮貼近地面由前往後用力一收,一大把麥杆就割下來了。割下來的麥子要一列一列的放好,割一段時間之後開始打捆。

打捆不用準備另外的繩子,麥杆就是最好的繩子。首先,選擇一把較長的小麥,將小麥攥住用手一擰,使麥穗頭處扭結在一起,形成麥秸繩”。然後,將“麥秸繩”拉直放於地上,把割下的小麥放在“麥秸繩”上。接著,雙手分別握住“麥秸繩”兩端,使之扭結一起。為了確保捆綁結實,用一個膝蓋頂住麥捆,雙手用力拉緊扭結,再把“麥秸繩”的扭結處塞進“麥繩”中間。這樣,一個整齊結實的麥捆就完成了。?一個壯勞力一天也割不了兩畝地。

割麥子之前,要先把地頭的麥子拔下來一些,放在一邊,拔出一大塊空地。然後用拖拉機拉著石軲轆在上面反覆地軋來軋去,把地面軋平坦軋瓷實,這樣一個打麥場就做好了。

收割下來的麥子運到打麥場,鋪上厚厚一層,然後用拖拉機拉著石軲轆在上面反覆地軋。一邊軋,一邊有人把麥稈翻一翻。軋了一段時間之後,麥粒兒就掉下來了。接著用三尖的叉子把麥稈叉到一邊。麥稈越積越厚,就需要開心他們這樣的小孩子站在麥垛中央,不斷地把扔上來的麥稈用腳踩一踩,踩結實。最後,就成了一個高高的秸稈堆,留到冬天燒火做飯用,也可以用於蓋房子或抹牆壁。

後來有了單獨的電動脫粒機。開心爸爸拿起一捆麥子,頭朝下塞進進口處,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麥粒就脫出來了。開心和哥哥負責把一捆捆的麥子遞到爸爸媽媽的手裡。

過了一兩年,出現了一種割麥子的機械。他比人工收割麥子速度要快,一小時一畝地沒問題。缺點就是收割機的左側或者是右側是麥粒地出口,人們需要把布袋放在出口處下面的鐵架上,兩隻手撐著布袋跟著收割機跑。一條布袋盛滿了,拽下來,另外一個人趕緊續上新布袋。麥粒出口處的塵土和麥子殼,經常噴人一臉。收完麥子,人成了土人,得好好洗個澡。

又過了幾年,出現了一種更先進的聯合收割機,不僅能脫粒,還能旋地。旋了地,再澆地,過幾天就能種玉米了。另外,聯合收割機上還有一個能夠儲存麥粒的倉庫。倉庫盛滿了,收割機暫時停一停。人們趕緊把一個大花包袱放在倉庫的出麥粒的開關處,蓋子一開啟,麥粒呼啦一下全部倒出來,人們再把麥子裝到一個一個的布袋裡運回家。

後來聯合收割機和大型三輪車配合,收下來的麥子直接倒進了三輪車裡。麥子的主人跟著三輪車上大秤稱一稱,然後直接收錢走人。方便是方便,可是種地的成本卻提高了不少,農民的收益減少了許多。如果一畝地麥子達不到1000斤,可能就要虧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