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你喜歡發財,喜歡錢麼? (第5/6頁)

加入書籤

種是自我教育。

我出生於農村,從小見慣了身邊人打架鬥毆,經常看到同學初中沒念完就去城裡打工了。

你說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突然一下子闖進了成年人的世界裡,會遭遇什麼?

如果能遇到有責任的兄長帶領還好,但如果遇人不淑,很容易就誤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個心智未開的人,在這個世界是沒有方向的。

因此應試教育還是相當有必要的,特別是對於一些偏遠地區而言更是如此,接受完應試教育的人,本質上還是經歷了一遍知識的洗禮,至少對世界的認識會初現雛形。

除此之外我發現,這個世界大部分人都只接受應試教育,而從來不曾經歷“自我教育”。

甚至連一些碩士生、博士生也是如此,沒有例外。

這樣就很容易成為“小鎮做題家”,空有書本知識而沒有見識。

一個人要想擁有超乎常人的認知,必須至少擁有以下3種經歷中的任何一項:

1讀大量書籍,並且懂得思考;

2有高人帶領,或者遇到開明的父母引導孩子去認識世界;

3生命裡經歷了重大變故並且懂得反思,從中得到教育;

為什麼有些人年紀輕鬆思想覺悟就很高?而有些人一把年紀了還是愚木腦袋,不懂人情世故,把一個家庭打理得稀巴爛?

其實本質上就是人的成長密度不同。

有些人經歷了人生變故懂得去反思、思考和總結,這樣的人就像衝浪選手越過一個又一個浪,並且在和海浪的搏擊中把技術修煉的愈發爐火純青。

而有些人在遇到人生的第一個坎之後就徹底躺平了,從此得了苦難ptSd,不敢再向命運發起挑戰。

可生活總要繼續,意外一定還會再次出現,如果你有對抗的勇氣,有耐心打磨自己的心性,那麼你就無所畏懼。

面對人生的變數是如此,擼起袖子搞錢亦是如此。

總有你上場的時候

不過前提是你得準備好了。

拿出一張A4紙,簡單回顧一下自己每天的生活,記錄一下日常的時間分配,然後從全域性視角看看,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在研究搞錢上?

其實具體結果並不重要,只是給自己一個提醒,讓自己每天不要鬆懈。

如果我們拆解一下掙錢這件事,你會發現其實它也只是一場考試,是對你專業能力的考試。

比如做自媒體,大多數能做出來的都是經歷了長時間的黑暗和孤獨:寫的東西沒人看,閱讀量長時間徘徊在個位數。

其實面對這種局面,你可以有兩種選擇:要麼抱怨,要麼接受失敗,然後繼續寫。

其實說實話也沒啥好抱怨的,系統對所有賬號都一視同仁,你的東西沒人看,有且只有一個原因:你寫的不夠好,也就是你不夠“專業”。

所以少點顧影自憐,繼續練習,你還不夠格,所以還沒輪到你上場。

我也是這樣過來的,接受了無數次失敗和重頭開始,嚴格算來,也算寫了兩年,在那兩年裡完全沒人看,但我樂此不疲,我知道我還不夠格,所以還要再“等”。

等啊等,終於有一天文章上了推薦,出現了10萬+,從此賬號就往上拔了一個層級,資料也趨於穩定。

沒成功之前,我們都是場邊的板凳球員,等待“教練”喊我們的名字,沒叫我們之前,我們就往死裡練,有機會上場了就一定要狠狠發光。

厲害的人沒有“內卷”這一說

你每天干著低水平的活,當然覺得內卷。

如果你的工作30歲的人也能幹,剛畢業21歲的大學生也能幹,那你最好儘快轉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