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7章 如撥雲霧窺青天 (第1/3頁)

加入書籤

“公子,這兒走!”

天如幕,雨如簾,浩景催行人,雷電醒疾風。

其人伏跪在地,“然,吾等確是那時,見過,常寧公主!”隨之便是叩首,“依你等所說,你等曾在案發之地,見過常寧公主?”其人抬望,見鄭賜暗暗側目觀朱迎歡,眾皆神色微妙。

且見淳兒複道,“吾家公主,之所以那時在其地,乃是...”在場注目,視淳兒回想當時,“那日,天如今時般將落大雨,公主陪伴郭才人步過西苑芳華池,且在那時,路過那案發之地,那處儼有一口深井...”其言引人入勝,“誰知下人先行,便見,那井內,有死人之屍,四肢尚解,攔腰橫在井口,雙目可怖,且浮在面上!”眾皆慌神,直覺寒毛豎立。

堂上鄭賜撲閃目,遂問,“你之所言,是否屬實?”

淳兒俯身朝其作了一揖,“尚書大人明鑑,奴婢不敢有半句虛言,此些長春宮內侍與吾家公主之奴,皆可作證!”

“如若依你所說,五公主陪伴郭才人不巧路過案發之地,便先一步觀那深井之人身死,又為何,不在宮人發現那慘狀之前,上報於聖前呢?”

眾皆猶疑,若是常人,親眼目睹如此慘象,必然是驚恐萬分,急於將險情公之於眾,又為何會選擇隱瞞,直至被旁人發現,儼不露聲色呢?

然她是常寧,所謂,秉性無關經歷,穩重不看年紀,其能被皇帝視作眾女之首,儼並非徒有虛名。

“那日乃皇后親祝宴,大禮而死人,是為不祥,其二,案發之地第一時若因外人所動,而失了追查蛛絲馬跡之由,是對逝者之大不敬,亦是對正道之褻瀆,遂而吾等之大罪,非但是關牢獄,然是良心之大愧而不安,吾之所為,並非是要推卸責任,此事,吾早在其人上稟聖前之時,便已傳報三王。”

在場皆詫目,運籌帷幄,萬事周密。眾皆感佩,縱然螳螂捕蟬,然而黃雀在後。

那輕舉常寧之人,瞬而面色忽變,脫口道,“公主,公主您說,此事已先於宮人傳報三王,可有何人能證?何況此事已過多時,公主是否有過命令,又從何考證呢?”

淳兒視其人言之眉頭上揚,儼有幾分狗仗人勢,便問詢,“你是何人?”

“奴婢,奴婢乃永寧宮內侍。”

“永寧宮?姓甚名誰?”其乃王矣連王婕妤所居之宮,“吾名巧婄的。”如此一位牙尖嘴利之徒,竟會是王矣連之隨從。

“那便是王娘娘,叫你來告舉公主的?”

“姑,姑娘勿要胡說!...王娘娘乃大善人,其怎會有輕害公主之心?”

淳兒輕笑了半刻,“那便是你?”

“不,不...”那人被其言堵得啞口,復聞鄭賜詢,“你既為永寧宮娘娘之侍,必然所言所行,皆要為主考量,若是有半句虛言,不僅你性命難保,你主的顏面,必然也會不保!”

“不,不,大人,奴婢句句屬實,奴婢實不敢構陷公主。”聞其語,鄭賜神色微幻,故而遲道,“要證公主之言,本就不難,即派人去三王府核查,問過三王,便可水落石出罷!”

朱迎歡端坐猶回,“不必,這位姑娘既不信,本公主即親書一封,煩請三王前來刑部,為吾作證!”其言入眾人耳,好似字字珠璣,視朱迎歡眸光下墜,俯視著地上之人,“姑娘以為如何?”

此間微風如拂塵,見其中雜帶萬千,毫無疑慮地卷襲入堂。

那婢隱隱默首,“姑娘芳名,妙婄?”朱迎歡問來。“是...”

便在此言方休,堂外一陣通傳,那聲隔著雨境,儼然十分細微,“公主殿下,皇上召您親見!”

遂見鄭賜咳嗽聲,面上掛笑,起身便道,“呃...既然皇上有請,下官便不宜久留殿下,恭送公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