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章 舌戰群儒 (第2/3頁)

加入書籤

區一直以漢人飛地自居,他們甚至打出了歸義軍的旗號,只是多年前已被李元昊所滅!”

見狀,樞密院副使鄧綰接著發難:

“軍機大事,不可不謹慎!國之柱臣,不得不考察!南陵溫與西夏天大王野利仁榮以師徒相稱。

而且他一出現就把親宋的衛慕氏族一網打盡,臣不得不懷疑,他來大宋的動機!”

南陵溫笑著說:“西夏不比大宋,可以透過貢舉成為天子臣,他們極其講究血緣,就算我已經當上了'天大王',你們中誰覺得,我會有調動兵馬權力的資格?”

鄧綰肯定知道南陵溫並無半點兵權,所以這只是他的引子,只等對方承認自己西夏經歷後,他立馬露出'獠牙',以私德攻擊:

“忠臣不事二主,你若真有心,就不該接受李元昊的任命!現在縱有天大的原因,但只怕難以服眾!”

歐陽永叔立馬看了鄧綰一眼,他非常痛恨這種如小人般的道德攻擊行為。

在歐陽永叔看來品德、道德、律法三者內涵不同:

道德便是一定時期內,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會隨時代的變化。

律法是道德的最下限,犯了就會被追責。

'品德'一詞極少情況會是貶義,所以一般談起,便是指道德的上限或者上游。

這應該是一種自發性行為,若外人無事便把某品德標準強加於人身上(俗稱道德綁架),此人多半是想借此行不道德之舉。

如今鄧綰便是搞的這一出。

歐陽永叔還在著急南陵溫如何應對,但沒想到,鄧綰的話音剛落,南陵溫就反駁:

“大人如此一說,將管仲、魏徵,乃至十朝宰相馮道置於何地了!我就算要內修品德,也是迎合大眾和社稷所需要的標準,絕非你個人的判斷!

於私而言,管仲未成名前,做人小氣、貪財、懶惰等等,私德方面簡直一塌糊塗,但拜相後,他幹得都是功在當代,立在千秋的事,連孔子都說我們要感謝管仲,如此鄧大人是想推翻聖人之言?”

鄧綰一臉的怒氣,在知道自己辯論不過的情況下,他厲聲的說:

“新科進士好不威風,鄧某幾十年時間裡,在各部、府、州、監裡摸爬滾打,卻抵不過新人的一張巧舌!”

南陵溫覺得對方是個陰險小人,因此一點也不客氣,他直抒胸臆的說:

“我非以貌取人,以鄧副使的天資,遊走於多個職位間,一路高升,但未見有任何超越本職的真知灼見,但對份內事情的確做的井井有條,可見是個守成之臣!”

這其實就是在嘲笑鄧綰能力不足,朝堂中隱約也出現一點點笑聲,畢竟私底下,也有人曾經提出過一樣的觀點。

此時,樞密院一把手富彥國站不住了,他其實也頗為欣賞如此有想法的年輕人,但覺得南陵溫太傲慢,便想敲打一下。

富彥國說:“新科進士口氣不小,這可是在大殿,儘管說出你經略西夏的計策,說的好有掌聲,老夫也一定舉薦,說的不好,被笑話是免不了,而且還要向被你譏諷過的長輩道歉!”

聽完,南陵溫心中吐槽,這宋人老喜歡讓人道歉,難道真是有特殊的癖好?

不過眼下時機已成熟,南陵溫已準備說出自己的《平戎策》,這可是根據從後來宋朝國家走勢,來反推出的意見,肯定都是料事如神。

為了博得眾人的良好印象,方便自己以後的行事,南陵溫一上來就是王炸:

“我離夏國之前,有意輔佐西夏王子李寧令哥上位,除了他受過漢學教化,天然親近大宋外,還有就是意圖讓西夏內部在王權更迭時產生動盪!

如果我的計劃準確,李元昊應該時日無多,說的不定很快,樞密院就會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